[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8537.9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4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波;孙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上生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7/06 | 分类号: | H01H27/06;H01H9/02;H01H9/5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内的附属设备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附属设备之中,多数是车用电器产品,而这些车用电器产品自然离不开车载电源的供电。汽车点烟器插座是一种电源插座,通过汽车点烟器插座来接入汽车电源,向各类移动设备、车载电子设备等供电。
车载电子设备由于需要连接汽车点烟器插座,因此通常在结构上分为上壳部分和下壳部分,下壳部分用作汽车点烟器插头,上壳部分安装各种功能模块。现有的车载电子设备通常在上壳上设置按键,通过按键来实现车载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然而,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时更多精力是关注前方路况,而要实现车载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势必需要驾驶员埋头确认对应的按键,由于驾驶员视线被转移,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电子设备,能够方便驾驶员操控,避免影响行车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电子设备,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壳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下壳的顶部呈圆形,所述上壳内固定有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连接在所述开关本体上,所述转动件能够绕所述圆孔的轴线相对所述开关本体转动,所述转动件的横截面形状为直线和弧线构成的封闭形状,所述转动件至少部分从所述圆孔伸出,所述下壳内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转动件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转动件插在所述凹槽内,以使得所述上壳相对所述下壳转动时触动所述开关本体产生电信号。
其中,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环形围挡,所述环形围挡内嵌设有轴承,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轴承内圈中的环形围挡底壁上,所述开关本体至少部分与所述轴承转动配合。
其中,所述旋转开关还设有限位装置和复位装置,当所述转动件在受力状态下绕所述圆孔的轴线相对所述开关本体从初始位置转动至限位位置时,所述限位装置阻止所述转动件继续转动,所述复位装置在所述转动件处于自由状态时驱动所述转动件回到所述初始位置。
其中,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还设有沿所述下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块。
其中,所述圆孔的内侧孔壁设有环形台阶,所述下壳的顶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孔的直径且大于所述环形台阶的直径,所述下壳的顶部设有数个呈圆周分布的台阶状卡钩,所述台阶状卡钩与所述环形台阶卡扣配合。
其中,所述台阶状卡钩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的卡接板,所述卡接板朝向所述下壳的外侧延伸,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下壳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卡接板与所述环形台阶卡扣配合。
其中,所述台阶状卡钩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和所述下壳的内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在上壳的底部开设圆孔,并在上壳内固定旋转开关,旋转开关包括开关本体和转动件,转动件能够相对开关本体转动,转动件从圆孔伸出,下壳内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与转动件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凹槽,转动件插在所述凹槽内,以使得上壳相对下壳转动时触动开关本体产生电信号,当驾驶员需要操控时,无需埋头即可转动上壳实现特定功能,从而能够方便驾驶员操控,避免影响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电子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载电子设备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载电子设备的上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车载电子设备的安装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车载电子设备的上壳的开关本体与轴承转动配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车载电子设备的下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上生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上生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8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