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发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8841.3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7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兴;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青岛路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发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声技术,特别地,涉及一种振动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普遍采用微型电磁式扬声器和微型振动发声装置来实现发声和触控反馈的功能,但是此种结构的产品结构复杂,而且占用手机内部空间,严重限制了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薄型化发展。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平板发声技术开始出现,即通过屏幕或者后盖振动发声,这种结构的振动发声装置通常包括边框,固定在边框的支撑板和屏幕及后盖,支撑板上贴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提供的驱动力需要经过支撑板传递到边框、再传递到屏幕或后盖上并驱动其振动发声,整个过程传递效率较低,能量损耗较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振动发声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振动发声装置,传递效率较高,能量损耗较小。具体方案为: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屏幕、与所述屏幕相对设置的后盖、和支撑所述屏幕及所述后盖的边框,所述边框包括垂直于所述屏幕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垂直于所述屏幕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以及连接内表面与外表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相对,所述上表面临近所述屏幕,所述下表面临近所述后盖,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内表面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边框驱动所述屏幕和/或所述后盖振动发声。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屏幕及所述后盖间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边框的所述内表面贴合设置的固定面,所述固定面上设置有向远离所述驱动装置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内表面固定。
优选的,所述延伸部分别自所述驱动装置的相对两侧朝相反方向对称延伸。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边框的所述内表面采用胶水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焊接固定在所述边框的内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边框配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边框的内表面加工有螺孔,所述螺孔与所述固定孔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边框通过螺丝固定。
优选的,所述屏幕包括固定于边框的上表面的玻璃面板和贴设在玻璃面板上的显示屏,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于边框上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屏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玻璃面板夹设固定所述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边框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采用新型振动发声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边框的内表面上,屏幕及后盖固定在边框上,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可以直接通过边框传递到屏幕和/或后盖上,传递效率较高,能量损耗较小。能够实现较强的振动性能,并且结构简单,不占用空间,更有利于产品的薄型化和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振动发声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振动发声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振动发声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边框与驱动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振动发声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边框与驱动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振动发声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边框与驱动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振动发声装置第四种实施方式部分组装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振动发声装置第五种实施方式部分组装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屏幕1、支撑屏幕1的边框2、固定在边框2上的驱动装置3、支撑板4以及后盖5。
边框2与屏幕1和后盖5围成一个封闭的内部空间。
边框2为侧壁围城的框架结构,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四个侧壁,其中侧壁包括垂直于屏幕1的内表面21、垂直于屏幕且与内表面21相对设置的外表面22、连接内表面21和外表面22的上表面 23和下表面。
屏幕1包括搭接固定在边框2的上表面23上的玻璃面板11和贴设在玻璃面板11上的用于显示的显示屏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8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学学习使用算珠
- 下一篇:自动复位门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