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信息源识别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9053.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1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柳厅文;李全刚;李柢颖;亚静;时金桥;谭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21/16 | 分类号: | G06F21/16;G06F40/211;G06F40/284;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邵可声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文本 内容 信息源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信息源识别方法,适用于非结构化的文本,即自由文本,包括以下步骤:将输入的文本按句子切分并分词;识别出各句子中包含的类型为信息源的实体;如所述实体为其所在句子的信息源,则将其作为一信息源实体;整合各句子得到的信息源实体,作为文本信息识别结果。可以不依赖于网页结构化信息,不依赖于人工特征提取,通过分析文本内容,自动识别非结构化文本的信息源。同时提供对应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信息源识别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源作为动态信息的载体,是实施动态监测的重要基础保障,识别文本的信息源,可以用来构建信息源知识库,支撑领域动态信息获取。另一方面,文本中包含更多信息源往往意味着更强的参考性,更高的文本质量,利用文本信息源识别,可以进行文本过滤,从大量文本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已有的关于信息源的研究多集中在信息源的特征和分类,信息源挖掘和体系构建,信息源发现等方向,具体到信息源识别的研究较少,仅在阐述实验过程中提及实现方法。已有的报文信息源的识别有基于规则等方法。而对网络信息源的识别主要针对结构化页面,基于链接关系,如网页的内链信息,社交网络的链接引用,或基于来源标注,如门户网站的转载标注,得到文本的信息源。
网络文本信息量大,信息传播快,信息获取成本低廉,已成为重要信息源渠道。同时,由于互联网版权法规的不健全、操作难度大、违法成本低以及运作习惯等,各网站间的相互引用繁杂而混乱,且缺乏明显的引用标志。已有的信息源识别方法,仅依赖页面的链接关系或结构化信息标注,无法处理大量的非结构化页面的信息源识别。而基于规则的方法需要人工提取大量特征,工作量大,且领域间通用性差,不能满足实际的处理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信息源识别方法及装置,可以不依赖于网页结构化信息,不依赖于人工特征提取,通过分析文本内容,自动识别非结构化文本的信息源。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信息源识别方法,适用于非结构化的文本,即自由文本,包括以下步骤:
将输入的文本按句子切分并分词;
识别出各句子中包含的类型为信息源的实体;
如所述实体为其所在句子的信息源,则将其作为一信息源实体;
整合各句子得到的信息源实体,作为文本信息识别结果。
进一步地,对输入的文本按句子切分并分词时,设定一预设句子长度(句子长度指词的数量),并通过截取或补充的方式使各句子长度与该预设句子长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类型为信息源的实体为属于媒体名称指示词的词构成的序列。
进一步地,通过采用基于双向LSTM的实体识别方法,各句子中包含的类型为信息源的实体。
进一步地,通过下述步骤识别出各句子中包含的类型为信息源的实体:
用基于百度百科训练word2vec得到的词向量表示句子中的每个词;
在模型训练和测试时,输入为词向量序列,输出为与词向量序列等长的标签序列;
标签采用2tag方法,若词属于媒体名称指示词,则对应标签为‘1’,否则标签为‘0’;
网络结构包括输入层,双向LSTM层和输出层;
依据测试数据得到的序列结果将多个标签为‘1’的词拼接起来,即为句子中包含的类型为信息源的实体。
进一步地,通过采用基于CNN的句子分类方法,判定类型为信息源的实体是否为其所在句子的信息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9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