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9174.0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0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8/00;B29K50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吸波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吸波剂粉体或吸波剂粉体和金属电极粉末的组合物、绝缘基材粉体分别加入热塑性树脂中,混合均匀,作为原料;
b)按照超材料微结构设计,将所述原料使用共挤出工艺形成微结构单元棒状材料;以及
c)将所述微结构单元棒状材料按照微结构周期排布方式进行排布,放入挤出机,使用所述挤出机共挤出周期排布的超材料微结构,
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在步骤c)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d)重复步骤c),多次共挤出,直到形成设计所需的超材料微结构尺寸;
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在步骤d)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e1)使用线切割装置,切割所需厚度的超材料微结构薄片,使用模压、等静压、或胶接方式完成超材料微结构薄片的拼接,制成阻抗匹配超材料素坯;以及
f1)将所述阻抗匹配超材料素坯放入烧结炉中,进行排胶-烧结,完成陶瓷基超材料的制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剂粉体包括碳纤维粉体、碳化硅纤维粉体或多晶铁纤维粉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粉末包括:钛、钒、铬、锆、铌、钼、铪、钽或钨粉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材粉体包括聚酰亚胺、聚酯、聚氨基甲酸酯、环氧树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酯、聚甲醛、聚酰胺、聚苯醚、偏二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乙醛、AS树脂、ABS树脂、压克力树脂、氟树脂、尼龙树脂、聚缩醛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将所述微结构单元棒状材料按照4×4或5×5进行微结构周期排布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剂粉体、所述金属电极粉末、所述绝缘基材粉体的质量之和与热塑性树脂的质量之比为0.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剂粉体、所述金属电极粉末、所述绝缘基材粉体的质量之和与热塑性树脂的质量之比为0.3~0.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剂粉体、所述金属电极粉末的质量之和与所述绝缘基材粉体的质量之比为1:4~4:1。
10.一种吸波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吸波剂粉体和金属电极粉末的组合物、绝缘基材粉体分别加入热塑性树脂中,混合均匀,作为原料;
b)按照超材料微结构设计,将所述原料使用共挤出工艺形成微结构单元棒状材料;以及
c)将所述微结构单元棒状材料按照微结构周期排布方式进行排布,放入挤出机,使用所述挤出机共挤出周期排布的超材料微结构,
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在步骤c)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d)重复步骤c),多次共挤出,直到形成设计所需的超材料微结构尺寸;
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在步骤d)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e2)使用激光切割装置,切割所需厚度的超材料微结构薄片,通过模压、真空袋压的方式将所述超材料微结构薄片铺覆于曲面模具上,形成曲面共形的超材料素坯;以及
f2)分别将相应的所述曲面共形的超材料素坯放入烧结炉进行排胶-烧结,完成曲面陶瓷基超材料瓦的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未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91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编织袋扁丝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电线包覆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