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太阳能供电进行辅助的双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9653.2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益金;汪庆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尚硕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供电 进行 辅助 双电源 切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太阳能供电进行辅助的双电源供电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学的发展,各种电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源作为供电源头,其已经成为电能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随着各种电器的产生,社会生活的电子化,市民用电工业用电的消耗与日俱增,为了保证足量的电力供应,各种发电装置、辅助电源的出现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辅助电源例如太阳能供电电路很难保证电源电压的稳定,这就需要在辅助电源不稳定时,及时通过市电等稳定电源进行补充。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太阳能供电进行辅助的双电源供电切换电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对太阳能供电进行辅助的双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供电输入端子、第二供电输入端子、击穿二极管、N型三极管和N沟道晶体管;
第一供电输入端子连接负载并连接击穿二极管负极,击穿二极管正极连接三极管基极;三极管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连接晶体管栅极,晶体管栅极还连接第二供电输入端子,晶体管漏极也连接第二供电输入端子,晶体管源极连接负载。
优选地,第一供电输入端子与击穿二极管负极之间串联第一电阻。
优选地,第二供电输入端子通过第二电阻连接晶体管栅极。
优选地,第一供电输入端子连接太阳能供电电路。
优选地,第二供电输入端子接入市电。
本发明中,通过击穿二极管对第一供电输入端子接入的电源电压进行评定,并根据击穿二极管状态控制晶体管的通断。当第一供电输入端子接入的电源电压正常时,第二供电输入端子与负载的连接线路失电,由第一供电输入端子接入的电源独立供电。当第一供电输入端子接入的电源电压衰减时,晶体管导通,负载可从第二供电输入端子获得电压进行补充。
第二供电输入端子接入的电源仅仅在第一供电输入端子接入的电源衰减时进行工作,即通过第二供电输入端子对异常状态下的第一供电输入端子接入的电源进行补充。如此,通过第一供电输入端子可缓解第二供电输入端子接入电源的供电压力,又可通过第二供电输入端子在第一供电输入端子接入的电源衰减时对负载进行电能补充,保证负载正常工作。
如此,本发明中,将太阳能供电板块接入第一供电输入端子,可对太阳能进行利用,通过第二供电输入端子解决了太阳能供电不稳定的问题。故而,通过本发明,可对太阳能供电进行无忧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对太阳能供电进行辅助的双电源供电切换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对太阳能供电进行辅助的双电源供电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击穿二极管D0、N型三极管Q1和N沟道晶体管Q2。
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连接负载并连接击穿二极管D0负极,击穿二极管D0正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连接晶体管Q2栅极,晶体管Q2栅极还连接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晶体管Q2漏极也连接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晶体管Q2源极连接负载。
本实施方式中,正常状态下,由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接入的电源为负载供电,当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接入的电源不稳定例如衰弱时,切换到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接入的电源为负载供电。
具体的,当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接入的电源电压正常时,击穿二极管D0被击穿,三极管Q1基极呈现高电平从而导通,晶体管Q2栅极通过三极管Q1接地,从而晶体管Q2截止切断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与负载的通电。当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接入的电源电压衰减时,击穿二极管D0截止,三极管Q1基极失电从而截止,晶体管Q2栅极与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连接获得高电平从而导通,负载可从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获得电压进行补充,避免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接入的电源电压衰减导致的负载不能正常工作。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接入的电源仅仅在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接入的电源衰减时进行工作,即通过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对异常状态下的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接入的电源进行补充。具体实施时,可将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连接太阳能供电电路,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接入市电。如此,即通过第一供电输入端子V1充分利用太阳能供电,缓解市电压力,又可通过第二供电输入端子V2接入市电以便在光热不足时对负载进行电能补充,保证负载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尚硕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尚硕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9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