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轨连接组件及轨道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9708.X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新敏 |
主分类号: | E01B11/00 | 分类号: | E01B11/00;E01B11/16;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45247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连接 组件 轨道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轨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轨连接组件及轨道总成。
背景技术
铁路轨道简称铁轨、轨道等,用于铁路上,并与转辙器相互配合,实现了机车无需转向就能够转向行走,轨道通常包括两条平行的钢轨,并将两条钢轨平行固定在轨枕上,轨枕下铺设路碴,以支撑稳定钢轨。
每一条钢轨均由多段钢轨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然而现有技术的相邻两段钢轨的端部均为平面,然后通过在连接处两侧设置钢板,并通过螺栓固定,从而实现相邻两段钢轨之间的连接。然而,当相邻两段钢轨之间的间隙设置较大时,火车经过时车轮与间隙发生碰撞产生很大的噪音,严重影响到周围的居民;当相邻两段钢轨之间的间隙设置较小时,当钢轨受热膨胀时,会使两段钢轨之间发生严重挤压,严重的导致钢轨变形,影响机车的正常行驶;为了缓解上述问题,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将每段钢轨进行焊接,而到了夏天高温易使钢轨膨胀变形,影响通车,从而不得不进行切割维修,这样一来,既麻烦又大大增加了成本。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对接形式的钢轨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轨连接组件及轨道总成,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机车经过相邻两段钢轨的连接处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由于连接处膨胀使钢轨严重变形而影响正常通车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及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段钢轨的端部,且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采用错位式连接,使得相邻两段所述钢轨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及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均包括顶部结构、腰部结构和底部结构,且三者从上到下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的顶部结构和腰部结构均采用错位式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通过顶部结构及腰部结构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的结构相同;
所述顶部结构沿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凸起部和至少一个凹陷部;所述腰部结构沿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支撑块;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顶部结构处的凸起部及凹陷部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顶部结构处的凹陷部及凸起部对应错位插接;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腰部结构处的支撑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腰部结构处的支撑块相贴合。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部结构处的凸起部设置为一个,相应的形成一个凹陷部,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分别设置在顶部结构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支撑块设置一个,并对应设置在所述凸起部的下方;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上的凸起部及凹陷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上的凹陷部及凸起部相匹配;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中的支撑块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上的顶部结构与底部结构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中的支撑块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上的顶部结构与底部结构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腰部结构的侧面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的腰部结构的侧面相互贴合。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相互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上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上的第二安装孔及第一安装孔相对应,且两组相互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长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圆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部结构处的凸起部设置两个,相应的形成两个凹陷部,且两个凸起部分别设置在所述顶部结构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靠近宽度方向中部的位置处;
所述支撑块设置为两个,并对应设置在两个凸起部的下方,且两个所述支撑块、所述顶部结构及所述底部结构之间能够形成第一空腔;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上的两个凸起部及两个凹陷部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上的两个凹陷部及两个凸起部相匹配;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上的靠近宽度方向中部的支撑块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上的第一空腔中,且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上的靠近宽度方向中部的支撑块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上的第一空腔中,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上靠近宽度方向中部的支撑块的侧面能够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上靠近宽度方向中部的支撑块的侧面相互贴合。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的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新敏,未经徐新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9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载纤维模塑托盘的冷成型模具及冷压成型方法
- 下一篇:道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