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区域内电磁波设备的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9832.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9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赵宏志;邵士海;唐友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525 | 分类号: | H04B1/525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潘文林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区域内 电磁波 设备 干扰 抑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三维区域内电磁波设备的干扰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和伞罩自干扰预估组件;所述发射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天线和接收组件连接,天线的输出端分别与接收组件和伞罩自干扰预估组件连接;伞罩自干扰预估 组件与接收组件连接;
所述的发射组件,用于提供本机自干扰信息,并通过天线进行电磁波信号发射;
所述的伞罩自干扰预估组件,用于根据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结合电磁频谱伞罩钥匙,预估得到伞罩自干扰信息;
所述的接收组件,用于根据本机自干扰信息和伞罩自干扰信息,在模拟域和数字域分别对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的干扰进行抑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区域内电磁波设备的干扰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发射来自发射组件电磁波信号的同时,通过调节天线特征或反射物降低进入天线本机自干扰信号功率,以实现天线域的自干扰抑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区域内电磁波设备的干扰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抑制系统还包括环形器和信号调理模块;发射组件通过环形器将电磁波信号传输到天线进行发射;天线将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依次通过环形器和信号调理模块的处理后,再分别传输给接收组件和伞罩自干扰预估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区域内电磁波设备的干扰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扰抑制系统还包括本地波形设备和操作维护模块,所述本地波形设备用于产生待发射的电磁波信号传输给发射组件,并对来自接收组件的信号进行接收;所述操作维护模块与本地波形设备连接,用于对整个干扰抑制系统进行操作或运行维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区域内电磁波设备的干扰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组件包括模拟域自干扰抑制模块、第一ADC模块和数字域自干扰抑制模块;
所述模拟域自干扰抑制模块包括加法器、本机自干扰重建单元、伞罩自干扰重建单元、第一射频单元和第一下变频单元;所述本机自干扰重建单元的输入端与发射组件连接,用于根据发射组件提供的本机自干扰信息,在模拟域重建本机自干扰抵消信号,其输出端与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伞罩自干扰重建单元的输入端与伞罩自干扰预估组件连接,用于根据预估得到的伞罩自干扰信息,在模拟域重建伞罩自干扰抵消信号,其输出端与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加法器的第三输入端与信号调理模块连接,用于对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在模拟域进行本机自干扰抵消和伞罩自干扰抵消,其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射频单元、第一下变频单元连接到第一ADC模块,第一ADC模块的输出端与数字域自干扰抑制模块连接;
所述数字域干扰抑制模块包括本机自干扰数字抑制单元和伞罩自干扰数字抑制单元;所述本机自干扰数字抑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ADC模块和发射组件连接,用于根据来自发射组件的本机自干扰信息,在数字域对第一ADC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本机自干扰抑制,其输出端与伞罩自干扰数字抑制单元连接;所述伞罩自干扰数字抑制单元的输入端还与伞罩自干扰预估组件连接,用于根据预估的伞罩自干扰信息,在数字域对本机自干扰数字抑制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伞罩自干扰抑制,其输出端与本地波形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维区域内电磁波设备的干扰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罩自干扰预估组件包括第二射频单元、第二下变频单元、第二ADC模块、伞罩自干扰预估模块和电磁频谱伞罩钥匙;所述电磁频谱伞罩钥匙包括三维区域内干扰电磁波设备辐射的干扰信号特征;所述第二射频单元的输入端与信号调理模块连接,第二射频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第二下变频单元与第二ADC模块连接,所述第二ADC模块和电磁频谱伞罩钥匙的输出端均与伞罩自干扰预估模块连接;所述伞罩自干扰预估模块根据来自第二ADC模块的信息和电磁频谱伞罩钥匙进行检测跟踪,预估得到伞罩自干扰信息,并分别传输给伞罩自干扰数字抑制单元和伞罩自干扰重建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98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