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酸蚀正畸封闭剂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9836.4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0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白玉兴;王博;厉松;王红梅;王晓曚;朴秀鹭;马雁崧;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6/891 | 分类号: | A61K6/891;A61K6/69;A61K6/62;C07C213/08;C07C219/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秦彦苏 |
地址: | 100050 北京市东城区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蚀正畸 封闭剂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酸蚀正畸封闭剂及其用途,该自酸蚀正畸封闭剂由市售的自酸蚀粘接剂AEO添加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铵DMAHDM得到,具有抗蛋白、抗菌作用,用于口腔正畸粘接中,能够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和堆积,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酸蚀正畸封闭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正畸治疗周期往往长达两年之久,托槽本身结构复杂,容易造成食物残渣的积累,阻碍口腔清洁;而患者尤其幼儿患者往往不够重视口腔卫生,刷牙不干净不彻底,食物残渣长期积累附着在牙面,导致牙釉质脱矿的发生。而且传统粘结正畸托槽之前,需要对牙齿表面进行酸蚀处理,以增加托槽的粘结强度。但是传统的酸蚀粘接方法对牙釉质有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常规的37%磷酸酸蚀去除了约3~10μm的表面釉质,另25μm表现出轻微组织学改变,以形成必须的机械嵌和,更深的局部区域的溶解大概产生深至100μm的渗透,去除托槽后的釉质损失达到约150~160μm,甚至能引起局部的釉质裂,经过传统磷酸酸蚀处理后的牙釉质表面粗糙度增加,有利于菌斑的堆积,更容易导致牙釉质脱矿的发生。而牙釉质脱矿是固定矫治的危险因素之一,是龋病的早期表现,如病变进一步发展将会形成龋洞。因此,牙釉质脱矿是正畸技术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目前预防牙釉质脱矿的方法大都以氟化物为主,然而氟化物效果有限,且局部应用氟化物也易产生副作用。因此,目前针对正畸过程中牙釉质脱矿还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自酸蚀正畸封闭剂及其用途,具有抗蛋白、抗菌作用,用于口腔正畸粘接中,能够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和堆积,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自酸蚀正畸封闭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95~105份自酸蚀粘接剂AEO、6~9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4~6份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铵DMAHDM,且其中MPC添加质量不超过AEO质量的7.5%,DMAHDM添加质量不超过AEO质量的5%。
一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100份自酸蚀粘接剂AEO、7.5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5份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铵DMAHDM。
一实施例中:所述DMAHDM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DMAEMA、BHD及乙醇按照9~11mmol:9~11mmol:2.5~3.5g的配方比例混合,65~75℃搅拌反应22~26h,除去乙醇,即得DMAHDM。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上述自酸蚀正畸封闭剂在口腔正畸中的用途。
一实施例中:所述自酸蚀正畸封闭剂用于粘接正畸托槽之前,先用该自酸蚀正畸封闭剂对牙齿表面进行封闭处理,然后再粘接正畸托槽。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9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