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热震的焚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0771.0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伟;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登封市光大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G5/50;F27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热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焚烧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热震的焚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焚烧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焚烧炉是一种将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例如有毒气体、有毒火箭液体燃料、医疗垃圾、生活废品、动物尸体等进行高温焚烧,达到量化数减少或缩小的一种环保设备;现有的焚烧炉抗热震性能差,在频繁的炉膛温度波动下,易出现龟裂,严重时将导致掉砖,而且一旦发生碎裂,也不能替换或修补碎裂的区域,不方便,而且现有的焚烧炉隔热效果不好,易造成操作被壳体烫伤的情况发生。因此,不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热震的焚烧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适应燃烧负荷的大幅波动,不易坍塌,方便特换和修补,通过第一隔热砖和第二隔热砖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隔热效果,避免了操作人员触碰壳体被烫伤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热震的焚烧炉,包括底座和废弃物放置板,所述底座顶端安装有焚烧炉壳体和支撑杆,且焚烧炉壳体安装在支撑杆左侧,所述支撑杆顶端安装有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与焚烧炉壳体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焚烧炉壳体由外壳、第一隔热砖、第一保温砖、第二隔热砖和第一耐火砖组合而成,且外壳、第一隔热砖、第一保温砖、第二隔热砖和第一耐火砖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所述外壳、第一隔热砖、第一保温砖、第二隔热砖和第一耐火砖相邻之间通过水泥浇筑连接,所述废弃物放置板由钢板、第二保温砖、第三隔热砖和第二耐火砖组合而成,且钢板、第二保温砖、第三隔热砖和第二耐火砖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钢板、第二保温砖、第三隔热砖和第二耐火砖相邻之间通过水泥浇筑连接,所述钢板左右两端均穿过第一耐火砖、第二隔热砖、第一保温砖和第一隔热砖与外壳连接,且钢板与外壳内壁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废弃物放置板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壳体左侧壁上安装有控制箱和和送风机,且控制箱安装在送风机上方。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全门和第二安全门,且第一安全门设置在第二安全门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全门和第二安全门右侧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安全锁和第二安全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焚烧炉的多层耐火隔热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钢板与外壳之间焊接固定,钢板、第二保温砖、第三隔热砖和第二耐火砖相邻之间通过水泥浇筑固定连接,外壳、第一隔热砖、第一保温砖、第二隔热砖和第一耐火砖相邻之间通过水泥浇筑固定连接,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适应燃烧负荷的大幅波动,不易坍塌,方便特换和修补,通过第一隔热砖和第二隔热砖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隔热效果,避免了操作人员触碰壳体被烫伤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焚烧炉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废弃物放置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废弃物放置板的仰视图。
图中:1-控制箱;2-第一安全门;3-第一安全锁;4-焚烧炉壳体;5-连接管;6-旋风除尘器;7-送风机;8-第二安全门;9-第二安全锁;10-底座;11-支撑杆;12-外壳;13-第一隔热砖;14-第一保温砖;15-第二隔热砖;16-第一耐火砖;17-废弃物放置板;18-钢板;19-第二保温砖;20-第三隔热砖;21-第二耐火砖;2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登封市光大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登封市光大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0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增压富氧煤燃烧装置及其应用
- 下一篇:废物熔融处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