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控制位移分配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0805.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袁大军;李兴高;金大龙;郑浩田;韦家昕;吴俊;沈翔;高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E21D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陈君智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多次 施工 既有 运营 隧道 控制 位移 分配 | ||
1.一种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控制位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位移分配法步骤包括:
(1)在运营阶段对既有运营隧道进行量测,进而确定既有运营隧道总变形增量允许值;
(2)利用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将多次近接施工引起运营隧道变形进行叠加,动态获取各次近接施工中运营隧道最大变形值,计算得到各次近接施工引起最大变形值占总变形增量允许值百分比;
(3)根据(2)中计算得到的百分比对总变形增量允许值进行分配,确定每一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变形增量允许值;
(4)盾构近接施工过程中,对运营隧道变形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若单次近接施工引起运营隧道变形超过分配值,则需要将残余的总变形增量允许值重新分配,调高后续近接施工运营隧道控制标准,同时根据上次盾构掘进参数情况适当调高土仓压力和同步注浆压力,对运营隧道适当抬升;
(5)施工过程中进行步骤(4)的往复循环,直至多次盾构近接施工全部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控制位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需要在盾构近接施工前对运营隧道变形既有量进行确定,确定方法为量测运营隧道轨道平顺性和隧道拱顶结构初始变形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控制位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3)中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多次近接施工引起的既有运营隧道变形进行叠加,计算得到单次近接施工引起的变形量和总变形量,得到各次近接施工引起变形占总变形量的百分比,从而将变形增量允许值分配到各次近接施工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控制位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根据每次近接施工盾构掘进参数和运营隧道变形结果实时调整施工控制措施,并对隧道变形量进行动态重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多次近接施工既有运营隧道控制位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为往复循环过程,通过循环实施位移分配法和调控施工参数完成多次近接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08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