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矿难生命迹象检测与定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0939.8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豪;张茜;张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5/06 | 分类号: | G01S15/06;G01H9/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周刘英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矿难 生命 迹象 检测 定位 系统 | ||
1.一种井下矿难生命迹象检测与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光纤,位于地面的激光发射器L、分光器P、环形器C、相位检测器D、数据采集卡Q、信号处理主机N,以及设置在矿井通道中的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
其中,激光发射器L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传输光纤B0与分光器P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分光器P包括n路信号输出端,其中n对应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的数目;
分光器P的每路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一路传输光纤B1与一个环形器C的端口1连接,所述环形器C的端口2通过一路传输光纤B2连接一个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同时所述环形器C的端口3通过一路传输光纤B3与一个相位检测器D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相位检测器D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卡Q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数据采集卡Q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主机N;
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包括一段传输光纤B4、玻璃套管E和石墨烯薄膜G,传输光纤B4的一端固定于玻璃套管E中,一端采用熔接的方式与传输光纤B2连接,石墨烯薄膜G固定在玻璃套管E的一个端面上,并与位于玻璃套管E中的传输光纤B4的端面构成法珀腔中;
每个相位检测器D用于检测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的石墨烯薄膜G反射回来的反射光的相位变化频率;数据采集卡Q对相位检测器D的输出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数据输入到信号处理主机N进行生命迹象检测与定位的处理:若相位检测器D检测到相位变化,则表示存在生命迹象,并基于本地保存的对应相位检测器D的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的部署位置得到所述生命迹象的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主机N还包括语音合成处理单元及语音播放单元,所述语音合成处理单元基于数据采集卡Q输入的采集数据,合成语音信号并通过语音播放单元进行播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卡Q内置于信号处理主机N中,数据采集卡Q的信号输入端与相位检测器D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采集卡Q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主机N处理单元,由所述处理单元基于采集数据进行生命迹象检测与定位的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的石墨烯薄膜G的制作过程为:
(1)用氧化石墨烯粉末与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0.5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对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超声清洗的方式,去除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的氧离子;
(2)取清洗后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置于矩形的铜箔片上,得到滴有氧化石墨烯溶液的铜箔片1,其中铜箔片1的单位覆盖密度为0.25ml/cm2。
再将铜箔片1放置在加热台上进行烘干处理,直到氧化石墨烯溶液被烘干,得到带有烘干氧化石墨烯的铜箔片2;其中加热台烘干温度为40~50℃,烘干时间为3-4个小时。
(3)将铜箔片2剪成5mm*5mm的正方形薄片,并置于浓度为0.2g/ml的FeCl3溶液中对进行腐蚀,得到氧化石墨烯薄膜。
(4)将氧化石墨烯薄膜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清洗,得到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的石墨烯薄膜G。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制作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的过程如下:
(1)将玻璃套管E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进行清洗,并对清洗后的玻璃套管E进行加热烘干,得到干燥的玻璃套管E;其中加热温度为100℃,加热时间为3-5min;
(2)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制作过程得到的石墨烯薄膜G膜覆盖在玻璃套管E的一端;
(3)再将一段剥去涂覆层的传输光纤B4伸入干燥的玻璃套管E中,最后进行封装处理得到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声波检测探头A等间隔设置在矿井通道中,间隔距离为2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09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