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与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1096.3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3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彦;宋艳芹;胡思明;朱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像素 显示装置 子像素 子像素单元 透光区域 显示效果 像素单元 出射 额外部件 发光区域 光线反射 规则排列 两幅图像 相邻设置 薄型化 分辨率 光程差 观看 裸眼 视差 右眼 左眼 图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与包括该显示屏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屏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均包括相邻设置的三个子像素,其中两个子像素为发光区域,一个子像素为透光区域;两个子像素中的一个子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屏的一表面出射,另一个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反射之后经所述透光区域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表面出射;两个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过不同的光程差到达观看者的左眼与右眼,形成具有视差的两幅图像,使得观看者在裸眼的情况下观看到3D显示图像,无需增加额外部件,有利于显示屏薄型化的实现;并且可以在不降低分辨率的基础实现显示效果,同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是通过左眼和右眼所看到的物体的细微差异来感知物体的深度,从而识别出图像的,这种差异被称为视差。显示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制造人的左右眼的视差,给左、右眼分别送去有视差的两幅图像,使大脑在获取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之后,产生观察真实三维物体的感觉。
裸眼3D(three-dimensional)显示技术是一种无须佩戴3D眼睛,即可使人们观看到形象逼真的影像的显示技术。它将佩戴者从传统的3D眼镜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时间佩戴3D眼镜所出现的头晕目眩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观感舒适度。
根据显示原理的不同,裸眼3D技术可以分为光栅式裸眼3D技术和柱状透镜3D技术。光栅式裸眼3D技术的显示装置是利用设在背光模块和显示屏之间类似光栅作用的视差屏障以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而明暗相间的条纹中,每条亮条纹的光线透过显示屏形成进入观看者左眼的左视图,以及进入观看者右眼的右视图,且由于每条亮条纹是从两个角度发射出光线以形成左视图和右视图,因而,观看者的两只眼睛所看到的左视图和右视图是具有视差的两幅图像,具有视差的左视图和右视图在观看者的大脑中叠加重生后,就能够使观看者在裸眼的情况下观看到3D显示图像。
柱状透镜3D技术的显示装置是在显示屏的前面加一层柱状透镜,使显示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利用每个柱面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把两幅不同的视差图像分别透射到双眼对应的视域,使左视图聚焦于观看者左眼,右视图聚焦于观看者右眼,由此产生视觉。
但是,光栅式裸眼3D技术和柱状透镜3D技术都存在分辨率降低的缺陷,而且需要额外增加一个光栅或透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显示装置的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与显示装置,无需增加额外部件,在不降低分辨率的基础实现裸眼显示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多个规则排列的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均包括相邻设置的三个子像素,其中两个子像素为发光区域,一个子像素为透光区域;两个子像素中的一个子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屏的一表面出射,另一个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反射之后经所述透光区域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表面出射。
可选的,所述透光区域位于两个所述发光区域之间。
可选的,三个所述子像素分别为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为透光区域,第一子像素发出的光线从所述显示屏的一表面出射,第三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反射之后经所述透光区域从所述显示屏的所述表面出射;
并且多个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两部分,在第一部分子像素单元中,按照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三子像素的顺序排列;在第二部分子像素单元中,按照第三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与第一子像素的顺序排列。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子像素单元与所述第二部分子像素单元对称分布于所述显示屏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10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消偏振分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