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VXLAN隧道的报文广播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1705.5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7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741;H04L12/8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陈蕾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vxlan 隧道 报文 广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的报文广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VXLAN隧道端点VTEP,包括:
接收报文;
当确定通过本VTEP至远端VTEP之间的VXLAN隧道广播所述报文时,所述本VTEP至远端VTEP之间的一条VXLAN隧道存在N个等价的隧道下一跳,则确定所述报文对应的虚拟交换接口VSI标识ID所绑定的VXLAN ID,根据所述VXLAN ID并按照均匀负载分担方式从所述VXLAN隧道的N条等价隧道下一跳中选择一个隧道下一跳,通过选择的隧道下一跳广播所述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VXLAN ID并按照均匀负载分担方式从所述VXLAN隧道的N条等价隧道下一跳中选择一个隧道下一跳包括:
将所述VXLAN ID与所述N进行设定运算;
依据运算结果从所述N条等价隧道下一跳中选择一个隧道下一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运算结果从所述N条等价隧道下一跳中选择一个隧道下一跳包括:
从所述N条等价隧道下一跳中选择出ID与所述运算结果对应的隧道下一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VXLAN ID与所述N进行设定运算包括:
将所述VXLAN ID与所述N进行求余运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通过本VTEP至远端VTEP之间的VXLAN隧道广播所述报文包括:
当所述报文为广播报文时,若所述VXLAN隧道作为所述VSI ID绑定的用于转发所述报文的出端口,则确定通过本VTEP至远端VTEP之间的VXLAN隧道广播所述报文;
当所述报文不为广播报文时,在所述VSIID对应的转发表中查找所述报文匹配的转发表项,若未查找到,且所述VXLAN隧道作为所述VSIID绑定的用于转发所述报文的出端口,则确定通过本VTEP至远端VTEP之间的VXLAN隧道广播所述报文。
6.一种基于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的报文广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应用于VXLAN隧道端点VTEP,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报文;
转发单元,用于当确定通过本VTEP至远端VTEP之间的VXLAN隧道广播所述报文时,所述本VTEP至远端VTEP之间的一条VXLAN隧道存在N个等价的隧道下一跳,则确定所述报文对应的虚拟交换接口VSI标识ID所绑定的VXLAN ID,根据所述VXLAN ID并按照均匀负载分担方式从所述VXLAN隧道的N条等价隧道下一跳中选择一个隧道下一跳,通过选择的隧道下一跳广播所述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单元所述根据所述VXLAN ID并按照均匀负载分担方式从所述VXLAN隧道的N条等价隧道下一跳中选择一个隧道下一跳包括:
将所述VXLAN ID与所述N进行设定运算;
依据运算结果从所述N条等价隧道下一跳中选择一个隧道下一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单元所述依据运算结果从所述N条等价隧道下一跳中选择一个隧道下一跳包括:
从所述N条等价隧道下一跳中选择出ID与所述运算结果对应的隧道下一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单元将VXLAN ID与所述N进行设定运算包括:
将所述VXLAN ID与所述N进行求余运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单元确定通过本VTEP至远端VTEP之间的VXLAN隧道广播所述报文包括:
当所述报文为广播报文时,若所述VXLAN隧道作为所述VSI ID绑定的用于转发所述报文的出端口,则确定通过本VTEP至远端VTEP之间的VXLAN隧道广播所述报文;
当所述报文不为广播报文时,在所述VSIID对应的转发表中查找所述报文匹配的转发表项,若未查找到,且所述VXLAN隧道作为所述VSIID绑定的用于转发所述报文的出端口,则确定通过本VTEP至远端VTEP之间的VXLAN隧道广播所述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17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的壳体改良
- 下一篇:超大薄壁零件五轴数控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