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渣用新型导电渣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1831.0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8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翟文进;韩德鸿;黄开元;王文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18 | 分类号: | C22B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地址: | 4544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渣用 新型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渣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渣用新型导电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渣是电渣重熔生产的引弧剂,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采用的导电渣是传统的钛质导电渣。钛质导电渣的生产是将钛白粉和萤石按一定的比例放在结晶器内通过石墨电极熔化成液态渣,然后冷却凝固,使用时敲击破碎成小块。
随着市场需要,近几年电渣锭对钛含量要求严格,特别是轴承钢类及特种产品等,采用钛质导电渣易引起电渣锭尾端钛含量升高,钛含量能增加0.005%~0.015%,且易与钢中游离氮生成氮化钛夹杂物而影响电渣锭质量,钛质导电渣成本较高,且破碎困难,浪费较大,使用率只有50%,因此急需对现有的传统钛质导电渣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钛质导电渣成本较高且破碎困难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成本、容易引弧且降低电渣锭钛含量的电渣用新型导电渣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渣用新型导电渣,所述导电渣采用石墨粉、碳素钢钢屑和水玻璃相混合配置而成,按重量百分比混合,石墨粉的混合比例为35~45%,碳素钢钢屑混合比例为35~45%,水玻璃混合比例为 10~30%,水玻璃作为粘合剂;所述的导电渣适用于C含量≥0.03%的所有钢种电渣重熔时导电起弧。
一种电渣用新型导电渣的制备方法,首先需要将水玻璃用水稀释,水玻璃与水的比例各为50%,将石墨粉与碳素钢钢屑先按比例混合后,将稀释后的水玻璃加入均匀搅拌,采用特制模具进行制作。
所述的特制模具为木质材料,呈长方体,长宽均为120mm,高40mm,由两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均包括模子和夹具,中间有内孔,直径为80mm。
使用特制模具进行导电渣的制备过程如下:两个模子对齐后,用夹具固定,将搅拌均匀的渣料放入模具的内孔添满,用锤头压实后,取下夹具打开模具;之后放入烘烤炉内烘烤,烘烤温度400~500℃,烘烤时间1~2h,开炉自然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发明的电渣用新型导电渣采用石墨粉与碳素钢钢屑和水玻璃混合制作而成,不需要在电渣炉内熔化,所需材料价格低廉,与传统的钛质导电渣相比,制作成本降低至少3000元/吨。
所述的电渣用新型导电渣因为在特制模具中制作,形状规整,很容易与石墨电极对中,起弧稳定,容易引燃,操作方便。
所述的电渣用新型导电渣使用后电渣锭锭尾端钛含量不会增加,且能有所降低,能有效避免电渣锭由于钛含量增加引起的氮化钛夹杂物,提高电渣锭质量。
所述的电渣用新型导电渣与传统的钛质导电渣相比,对环境影响基本无影响。冶炼传统的钛质导电渣时,因含有CaF2,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氟,该物质对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特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为:1、内孔;2、模子;3、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电渣用新型导电渣,具体是由石墨粉与碳素钢钢屑和水玻璃相混合配置而成,按重量百分比混合,石墨粉的混合比例为40%,碳素钢钢屑混合比例为40%,水玻璃混合比例为20%,三者重量百分比相加为100%,水玻璃作为粘合剂,碳素钢钢屑先在钢屑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状。
实施例二
一种电渣用新型导电渣,具体是由石墨粉与碳素钢钢屑和水玻璃相混合配置而成,按重量百分比混合,石墨粉的混合比例为42%,碳素钢钢屑混合比例为43%,水玻璃混合比例为 15%,三者重量百分比相加为100%,水玻璃作为粘合剂,碳素钢钢屑先在钢屑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状。
实施例三
一种电渣用新型导电渣,具体是由石墨粉与碳素钢钢屑和水玻璃相混合配置而成,按重量百分比混合,石墨粉的混合比例为36%,碳素钢钢屑混合比例为38%,水玻璃混合比例为 26%,三者重量百分比相加为100%,水玻璃作为粘合剂,碳素钢钢屑先在钢屑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状。
首先需要将水玻璃用水稀释,水玻璃与水的比例为50%,将石墨粉与碳素钢钢屑先按比例混合后,将稀释后的水玻璃加入均匀搅拌,采用特制模具设备进行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1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