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中华鲟幼鱼水下检查操作的工作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2356.9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2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田甜;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套 网箱 暂养 中华鲟 活动操作台 中华鲟幼鱼 弧形凹陷 工作台 导杆 凸台 幼鱼 带水操作 框架四周 面板四角 上下移动 应激反应 上螺纹 粘扣带 顶丝 网片 原池 魔术 检查 | ||
一种适用于中华鲟幼鱼水下检查操作的工作台,包括幼鱼暂养网箱和设置暂养网箱内的活动操作台构成;所述幼鱼暂养网箱包括框架,在框架四周固定有网片;活动操作台包括面板,在面板四角分别固定有一管套,在各管套内均插入有一根导杆,所述导杆可在所述管套内上下移动,在管套上螺纹连接有顶丝,在面板端面上设有凸台,凸台端面上设有一条弧形凹陷,在凸台上安装有多组用于将中华鲟幼鱼固定到弧形凹陷内的魔术粘扣带,本发明可以将相关工作在原池中带水操作,降低中华鲟幼鱼的应激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华鲟幼鱼水下检查操作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中华鲟进行人工驯养繁殖、放流增殖是保护和增加野生中华鲟资源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华鲟幼鱼的养殖过程中, 中华鲟幼鱼的检查、康复、治疗、疫苗注射等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及时的掌握幼鱼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态是确保中华鲟幼鱼养殖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养殖中,对幼鱼进行检查、康复、治疗、疫苗注射等工作需要将幼鱼捞出养殖池进行离水操作,造成幼鱼的应激反应比较强烈,很容易对幼鱼产生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中华鲟幼鱼水下检查操作的工作台,可以将相关工作在原池中带水操作,降低中华鲟幼鱼的应激反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中华鲟幼鱼水下检查操作的工作台,包括幼鱼暂养网箱和设置暂养网箱内的活动操作台构成;
所述幼鱼暂养网箱包括框架,在框架四周固定有网片;
活动操作台包括面板,在面板四角分别固定有一管套,在各管套内均插入有一根导杆,所述导杆可在所述管套内上下移动,在管套上螺纹连接有顶丝,在面板端面上设有凸台,凸台端面上设有一条弧形凹陷,在凸台上安装有多组用于将中华鲟幼鱼固定到弧形凹陷内的魔术粘扣带。
在各导管下端均固定有一支撑块,在支撑块内设有滚轮。
在弧形凹陷内粘贴有绒布。
在幼鱼暂养网箱一侧设有开口,在开口上方框架上轴连接有一片门片,在开口下端设有一片挡板,门片下端可转动至抵靠到挡板上。
所述凸台为导光板制成,在凸台内设有空腔,在空腔内安装有电源和LED灯。
在框架下端固安装有多片吸盘,在各支撑块朝向框架一端面上均设有一插块,在框架下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条滑槽,面板两侧插块分别插入在两条滑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工作台进行中华鲟幼鱼的检查等操作时,可以确保在原养殖池内进行,使整个操作过程都带水进行,有效的减小了中华鲟幼鱼的应激反应,有利于中华鲟幼鱼的保护。并且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和工作效率高,满足了中华鲟幼鱼在养殖、科研等工作中的检查等操作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关于活动操作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关于凸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关于插块和滑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幼鱼暂养网箱1、活动操作台2、框架11、网片12、滑槽13、插块14、导杆20、面板21、管套22、凸台23、魔术粘扣带24、顶弧形凹陷25、绒布26、顶丝27、支撑块28、滚轮29、开口31、门片32、挡板33、空腔41、电源42、LED灯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23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