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2575.7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2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方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普翊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衍射 反射 式头戴 显示器 光学系统 | ||
1.一种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菲涅尔透镜(1)、孔径光阑(2)、反射镜(3)、分光镜(4)和回射屏(5),位置关系是:以微型显示器的图像面作为物面,该物面中心与本光学系统的光轴具有一定的距离,沿所述的微型显示器输出的光束传播方向依次是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孔径光阑(2)和反射镜(3),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孔径光阑(2)和反射镜(3)相对于光轴对称放置;在距离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左边一定距离处依次放置所述的分光镜(4)和回射屏(5),所述的分光镜(4)的法线与光轴所成的角度为45°,该分光镜(4)的中心与光轴的距离和所述的物面中心与光轴的距离相等;所述回射屏(5)垂直于所述光轴方向;
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为平面螺纹透镜,由基面(11)和工作面(12)组成,所述的基面(11)为平面,所述的工作面(12)上设有一系列同心的环带形锯齿槽,每个环带形锯齿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折射面,且各锯齿槽的环带的径向距离相等;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的工作面(12)被经过光轴且与光轴平行的平面分成第一工作面(12-a)和第二工作面(12-b),所述的第一工作面(12-a)具有焦距f1的非球面透镜的聚焦能力,所述的第二工作面(12-b)具有焦距为f2的非球面透镜的聚焦能力;
在所述的第一工作面(12-a)的前焦平面上放置所述的微型显示器,在所述的第二工作面(12-b)的后焦平面放置所述的回射屏(5),该光学系统的投影放大倍率为-f2/f1,所述的孔径光阑(2)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工作面(12-a)的后焦平面上,所述的孔径光阑(2)的中心与所述的反射镜(3)的中心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工作面(12)上的锯齿由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组成,所述的第一表面(121)垂直于菲涅尔透镜工作面(12),所述的第二表面(122)的外形呈弧形,且面形均为非球面;
第一工作面(12-a)的每个环带相当于非球面透镜Asphere1的一个环带,非球面透镜Asphere1的表达式为:
其中,c1=1/r1,r1为非球面透镜Asphere1的基准面曲率半径,k1为非球面透镜Asphere1的二次曲面系数;
同样地,第二工作面(12-b)的每个环带相当于非球面透镜Asphere2的一个环带,非球面透镜Asphere2的表达式为:
其中,c2=1/r2,r2为非球面透镜Asphere2的基准面曲率半径,k2为非球面透镜Asphere2的二次曲面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镜(3)为凹球面反射镜或凸球面反射镜,其前表面镀有高反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光镜(4)为镀分光薄膜的平面分光镜或立方棱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射屏(5)为一种表面覆盖着微结构的反射型材料,该微结构是角锥棱镜阵列,或是玻璃微珠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普翊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塔普翊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25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装置和波导显示装置
- 下一篇:自动对焦、多焦面VR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