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铁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3136.8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7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亚婷;姚晓琳;张琨;李帅;高玉静;欧阳康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格森(武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23L33/16;A23P10/35;A23C11/10;A23C3/08;A61K31/295;A61K47/61;A61K47/42;A61P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铁 复合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铁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保健品和药物制剂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钠‑铁凝胶,然后再用酪蛋白酸钠对凝胶微球进行二次包埋。本发明制备的亚铁复合凝胶微球粒径均匀,分散性好,不易发生团聚粘连,平均粒径小于100μm,在酸碱条件下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生成三价铁,添加到豆浆等食品中具有良好的外观和口感,而且感官特性更加稳定,本发明还能降低豆浆等食品在储存期内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防止产品酸败变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铁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保健品和药物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亚铁常作为优质的补铁剂用于药品、保健品,但由于亚铁易被氧化成三价铁,因此会对药品或保健食品的色泽、口感和稳定性等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有些亚铁如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难溶于水,易沉降,作为铁强化剂添加到食品中有令人不适的铁腥味,消费者依从性差,严重影响其生物吸收效率。
凝胶微球是常用的药物载体,通常是采用挤压法将海藻酸钠溶液逐滴挤入CaCl2溶液中,生成粒径为1-2mm的凝胶颗粒。乳化凝胶法是制备分散均一的微米级凝胶微粒的有效方法,如采用外源乳化法将CaCl2加入到大豆油-海藻酸钠油包水乳液中制备凝胶微粒,其凝胶球粒径在10-150μm范围内,但该方法容易破坏乳液的平衡体系,使乳滴聚结从而形成大块凝胶。为了克服挤压法制备凝胶球粒径过大,以及外源乳化法中氯化钙加入引起的乳滴聚结等缺陷,一般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分散性好的微米级凝胶微粒。但是内源乳化法通常是应用于难溶性钙的包埋,目前,该法尚未应用于对亚铁进行包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亚铁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钠-铁凝胶,然后再用酪蛋白酸钠对凝胶微球进行二次包埋,从而提高亚铁的稳定性并改善其口感。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亚铁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重量浓度为0.5~3%海藻酸钠水溶液,加入亚铁化合物,搅拌混匀,制成悬浮液,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与亚铁化合物的重量比为3~10∶1;
2)向悬浮液中加入3~8倍体积的中链甘油三酯或者植物油,高速均质5~10min,同时缓慢滴加酸,直至形成凝胶颗粒,然后离心弃除油层;
3)向分离的凝胶颗粒中加入1~5倍重量的酪蛋白酸钠水溶液,所述酪蛋白酸钠水溶液的重量浓度为1~4%,高速均质5~10min,然后离心,将沉淀加少量水分散稀释后喷雾干燥,即得。
优选地,所述亚铁化合物可溶于酸,难溶或微溶于水,优选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优选地,所述酸为盐酸、磷酸、醋酸、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的重量浓度为1%,所述海藻酸钠水溶液与亚铁化合物的重量比为6∶1。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中链甘油三酯或者植物油的体积是悬浮液的5倍。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酪蛋白酸钠水溶液的重量是凝胶颗粒的3倍,所述酪蛋白酸钠水溶液的重量浓度为1.5%。
本发明首先利用海藻酸钠能与二价离子发生交联生成凝胶的特性,通过加酸使乳滴水相中荷载的难溶性亚铁化合物离解生成二价铁离子,直接利用二价铁离子与海藻酸钠原位置换聚合形成海藻酸钠-铁凝胶,从而减少外源钙的引入,提高了铁的荷载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格森(武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格森(武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3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改善睡眠的功能性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基于鸭嘴鱼活性多肽的复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