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3175.8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民;陈星;荆坚强;许春云;高伟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1/0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2830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系统 冰箱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冰箱,涉及冰箱制冷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冰箱的温控精度,从而降低能耗提升间室温度稳定性。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压缩机停机状态,检测冰箱各个间室的当前间室温度;当确定每个间室的当前间室温度均大于或等于各自对应的预开机温度时,控制开启压缩机,对当前默认连通的制冷回路上的第一蒸发器对应的间室制冷,其中,所述间室的预开机温度小于所述间室的开机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双系统冰箱通常包含一台压缩机,并且压缩机通过冷凝器连接冷藏回路和冷冻回路,当然冷冻回路和冷藏回路上分别设置有蒸发器,对于风冷式冰箱,蒸发器需要对应的风机通过风道向对应的间室提供冷量。其中,在冷藏制冷模式下,通过将压缩机切换至与冷藏回路连通,并通过冷藏回路上与冷藏间室对应的蒸发器为冷藏间室制冷;同理在冷冻制冷模式下通过将压缩机切换至与冷冻回路连通,并通过冷冻回路上与冷冻间室对应的蒸发器为冷冻间室制冷。其中,两种模式的切换通常以各个间室的测得温度为依据,例如当冷藏间室的测得温度满足冷藏间室的开机温度时,切换至冷藏制冷模式,当冷藏间室的测得温度满足冷藏间室的关机温度时,关闭压缩机;当冷冻间室的测得温度满足冷冻间室的开机温度时,切换至冷冻制冷模式,当冷冻间室的测得温度满足冷冻间室的关机温度时,关闭压缩机。
然而,受外界温度或化霜影响可能有一种情况是,冷冻间室以及冷藏间室同时具有制冷需求,或者冷冻间室以及冷藏间室开始具有冷冻需求的时间间隔较短,即:冷藏间室以及冷冻间室的测得温度同时满足各自的开机温度,或者冷藏间室的测得温度满足冷藏间室的开机温度后的很短时间间隔内冷冻间室的测得温度也满足开机温度,而这个很短时间间隔不足以冷藏间室制冷至满足冷藏间室的关机温度,或者冷冻间室的测得温度满足开机温度后很短时间内冷藏间室的测得温度满足冷藏间室的开机温度,而这个很短时间间隔不足以冷冻间室制冷至满足冷冻间室的关机温度;对于这种情况现有技术的设计并未考虑,若继续按照现有技术的方式对冰箱进行控制,则在第一间室进行制冷时,另一达到开机温度的第二间室由于未能及时制冷其测得温度会继续升高,对变频压缩机而言若间室温度回升过高,则在对该第二间室制冷时,压缩机需要升频以产生足够的冷量,这样该第二间室会很快到达关机温度。由于第二间室制冷时间足够短,第一间室在期间会有升温但可能还达不到开机温度,因此会暂时导致压缩机停机。之后两个间室有同时升温达到具有制冷需求,如此循环,压缩机会频繁升频、降频,而两个间室中总有一个间室不能在到达其开机温度时及时进行制冷,从而降低了温控精度,提高了能耗并不利于间室温度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冰箱,能够提高冰箱的温控精度,从而降低能耗提升间室温度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压缩机停机状态,检测冰箱各个间室的当前间室温度;
当确定每个间室的当前间室温度均大于或等于各自对应的预开机温度时,控制开启压缩机,对当前默认连通的制冷回路上的第一蒸发器对应的间室制冷,其中,所述间室的预开机温度小于所述间室的开机温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压缩机停机状态,检测冰箱各个间室的当前间室温度;
控制单元,用于在当所述检测单元确定每个间室的当前间室温度均大于或等于各自对应的预开机温度时,控制开启压缩机,对当前默认连通的制冷回路上的第一蒸发器对应的间室制冷,其中,所述间室的预开机温度小于所述间室的开机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3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