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馈信息的输出方法、通知信息的输出方法及相关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4092.0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0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L1/16;H04W68/0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馈信息 时隙结构 基站 终端设备 输出 通知信息 更新 字段 获取目标 基站发送 性能损失 新格式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馈信息的输出方法、通知信息的输出方法及相关产品,其中,反馈信息的输出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目标新格式指示NFI字段;根据所述目标NFI字段确定基站采用的时隙结构是否更新;所述基站采用的时隙结构已更新,且所述终端设备未获取到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更新后的时隙结构的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以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设备未获取到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更新后的时隙结构的信息。利用该反馈信息的输出方法,可以降低终端设备无法获取时隙结构所带来的性能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馈信息的输出方法、通知信息的输出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网络资源,满足更多使用场景和更高速率的应用需求,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已进入了第五代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的时代。5G是一种多技术融合的通信,通过技术的更迭和创新来满足广泛的数据、连接业务的需求。而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项目(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针对5G关键技术的研究也成为3GPP标准化工作中的重点。3GPP定义了5G技术的三大场景:增强型无线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和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
在上述5G技术的三大场景之中,eMBB技术主要承载: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技术主要承载:大规模物联网业务;URLLC技术主要承载: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这三大场景中的需求,即高可靠、低时延、大容量等特性也成为了5G技术的需求和研究目标。
在5G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支持动态的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TDD)的时隙配置,但如何使用户设备准确无误地获知该动态的TDD时频配置,以减小无法获取时隙配置所带来的性能损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馈信息的输出方法、通知信息的输出方法及相关产品方法,可以减小终端设备无法获取时隙结构所带来的性能损失。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反馈信息的输出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目标新格式指示NFI字段;
根据所述目标NFI字段确定基站采用的时隙结构是否更新;
所述基站采用的时隙结构已更新,且所述终端设备未获取到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更新后的时隙结构的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以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设备未获取到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更新后的时隙结构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通知信息的输出方法,包括:
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更新后的时隙结构的信息;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目标新格式指示NFI字段的通知信息,所述目标NFI字段用于指示所述基站的时隙结构已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新格式指示NFI字段;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NFI字段确定基站采用的时隙结构是否更新;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基站采用的时隙结构已更新,且所述终端设备未获取到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更新后的时隙结构的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基站发送反馈信息,以通知所述基站所述终端设备未获取到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更新后的时隙结构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4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