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innik型近红外同步移相干涉的视网膜血流速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6273.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8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山;朱丹;王若言;陈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A61B5/02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innik 红外 同步 相干 视网膜 血流 速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innik型近红外同步移相干涉的视网膜血流速度检测装置,包括近红外光源、科勒照明系统、第一分光棱镜、模型眼、注视目标、准直透镜、第二分光棱镜、成像物镜、同步移相相机和计算机。近红外光源产生近红外光束,经科勒照明系统后均匀出射,经第一分光棱镜分光后分别垂直入射待测人眼和模型眼,经待测人眼视网膜和模型眼后表面反射后两束光相干涉。同步移相相机对入射的近红外干涉光进行动态采集,并传输至计算机,利用同步移相干涉相位算法对眼底动态干涉图像进行处理,利用多普勒测速模型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视网膜血流速度的检测。本发明提高了视网膜血流速度检测的灵敏度,提升了血管造影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组织参数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基于Linnik型近红外同步移相干涉的视网膜血流速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人眼视网膜内分布着众多的微细血管,这些微细血管内血液流速对许多眼内疾病的检测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目前眼科临床上主流的视网膜血管造影方法,需要在眼底注入荧光剂,该方法副作用与医疗风险较大。
中国专利CN 205391114 U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血流速度检测仪》,包括外罩、液晶显示屏、发射装置和接触笔。该系统采用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相结合,利用电能转换器将高频信号发射出去,受血液流动影响,反射后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对接收到的多普勒频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血流速度波形信号。但由于人眼组织复杂且娇弱,承受不了高频信号的冲击,因此该方法并不适用于人眼视网膜血流速度的检测。
美国Oregon Health&Science University的Yali Jia等在《Quantitative OCTangiography of optic nerve head blood flow》一文中使用超高速光学相干层析系统,完成了视网膜的血管造影和血流速度检测,并且利用全新的三维血管造影算法检测了早期青光眼的视神经乳头的变化。但由于光学相干层析系统主要基于扫描拼接成像,且眼底探测的多普勒角接近90°,因此两次扫描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有效缩短,血流检测不敏感。
现有的血流检测装置对人眼有损伤,且检测灵敏度较低,无法实现对微细血管内微弱血液流动的准确检测,且缺乏实时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innik型近红外同步移相干涉的视网膜血流速度检测装置,克服了传统眼底血管造影对人眼有损伤,在无创检测的前提下,利用同步移相干涉的方法,充分发挥干涉测量对相位灵敏度高的优点,缩短了血流检测的时间,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Linnik型近红外同步移相干涉的视网膜血流速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红外光源、科勒照明系统、第一分光棱镜、模型眼、注视目标、准直透镜、第二分光棱镜、成像物镜、同步移相相机和计算机;共光轴依次设置近红外光源、科勒照明系统、第一分光棱镜和模型眼,上述部件所在光轴为第一光轴;共光轴依次设置待测人眼、第二分光棱镜、第一分光棱镜、成像物镜和同步移相相机,上述部件所在光轴为第二光轴;共光轴依次设置第二分光棱镜、准直透镜和注视目标,上述部件所在光轴为第三光轴;其中第一光轴和第三光轴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第二光轴,模型眼位于第一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路上,待测人眼位于第一分光棱镜的反射光路上,且待测人眼距第一分光棱镜的距离与模型眼距第一分光棱镜的距离相等;同步移相相机和计算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6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察牙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网络医院的视频问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