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扩散板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6647.5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8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智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25/12;C08L23/06;C08L83/04;C08K13/02;C08K3/36;C08K3/22;C08K3/26;C08K5/372;C08K5/103;C08K5/18;C08K5/20;C08K5/09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扩散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质扩散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扩散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直下式LED 电视及LED 平板灯照明等领域中,能够使入射光充分散射,实现更柔和、均匀的照射效果。
一般工艺中,扩散板是在生产实心板的时候,在原料中添加扩散剂而成的,扩散剂均匀分布在板材内,使光线经过板材时,碰到扩散剂颗粒时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的效果,从而使光线可以均匀的透过板材但又不会露出光源,达到从点光源向面光源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质扩散板及其制备工艺,能够减轻扩散板的重量,透光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轻质扩散板,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组成:聚苯乙烯163-274份、SAN树脂85-136份、纳米二氧化硅20-36份、矿物质油21-39份、钛白粉15-42份、丙烯酸微球12-22份、纳米碳酸钡15-32份、纳米碳酸钙14-22份、有机硅微球7-16份、抗氧化剂3-6份、阻燃剂1-5份和分散剂2-7份,所述抗氧化剂为双硫醚、四季戊四醇酯、对苯二胺和硫代二丙酸双酯按质量比1:2:0.5:1.6共混而成,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酰胺、硬脂酸钡和聚乙烯蜡按质量比0.6:1.4:1.7共混而成,所述阻燃剂为次磷酸铝、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密胺焦磷酸盐按质量比1:1:3共混而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轻质扩散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聚苯乙烯、SAN树脂、纳米二氧化硅、矿物质油、钛白粉、抗氧化剂、阻燃剂和分散剂搅拌均匀后加入双螺杆造粒机中;b.将双螺杆造粒机中进行加热,将步骤a中的混合物加入至熔融状态,然后在加入丙烯酸微球、纳米碳酸钡和纳米碳酸钙再次进行混合搅拌至均匀;c.通过双螺杆造粒机挤出,然后压印成型,获得轻质扩散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轻质扩散板及其制备工艺,能够减轻扩散板的重量,透光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轻质扩散板,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组成:聚苯乙烯163份、SAN树脂85份、纳米二氧化硅20份、矿物质油21份、钛白粉15份、丙烯酸微球12份、纳米碳酸钡15份、纳米碳酸钙14份、有机硅微球7份、抗氧化剂3份、阻燃剂1份和分散剂2份。
所述抗氧化剂为双硫醚、四季戊四醇酯、对苯二胺和硫代二丙酸双酯按质量比1:2:0.5:1.6共混而成。
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酰胺、硬脂酸钡和聚乙烯蜡按质量比0.6:1.4:1.7共混而成,所述阻燃剂为次磷酸铝、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密胺焦磷酸盐按质量比1:1:3共混而成。
一种轻质扩散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将聚苯乙烯、SAN树脂、纳米二氧化硅、矿物质油、钛白粉、抗氧化剂、阻燃剂和分散剂搅拌均匀后加入双螺杆造粒机中;b.将双螺杆造粒机中进行加热,将步骤a中的混合物加入至熔融状态,然后在加入丙烯酸微球、纳米碳酸钡和纳米碳酸钙再次进行混合搅拌至均匀;c.通过双螺杆造粒机挤出,然后压印成型,获得轻质扩散板。
实施例2,一种轻质扩散板,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组成:聚苯乙烯274份、SAN树脂136份、纳米二氧化硅36份、矿物质油39份、钛白粉42份、丙烯酸微球22份、纳米碳酸钡32份、纳米碳酸钙22份、有机硅微球16份、抗氧化剂6份、阻燃剂5份和分散剂7份,所述抗氧化剂为双硫醚、四季戊四醇酯、对苯二胺和硫代二丙酸双酯按质量比1:2:0.5:1.6共混而成,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酰胺、硬脂酸钡和聚乙烯蜡按质量比0.6:1.4:1.7共混而成,所述阻燃剂为次磷酸铝、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密胺焦磷酸盐按质量比1:1:3共混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智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大智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6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