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框架梁延性的对焊箍筋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7802.5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小雷;乔升访;郑之义;季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02 | 分类号: | E04C5/02;B23K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框架 延性 焊箍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的框架梁,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框架梁延性的对焊箍筋与方法。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大空间,广泛地应用于商场、住宅、厂房等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框架梁是框架结构关键的受力构件,可承受竖向的重力荷载,也与框架柱共同承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部同时受到较大的弯矩、剪力和轴力的共同作用,受力情况复杂。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端部布置加密封闭箍筋来承受剪力,并与受力纵筋形成钢筋骨架约束混凝土。为了保证箍筋的有效作用,现行规范要求封闭箍筋在连接处要设置弯钩,并且弯钩也要具有一定的长度。然而在实际工程和试验中发现,即使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在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部第一个箍筋也易于发生弯钩脱开而失去封闭箍筋的作用。此时,不仅框架梁的受剪承载力下降,而且由于失去了箍筋的有效约束作用,受力纵筋更容易被压屈成灯笼状,混凝土更容易被压碎,导致框架梁的承载力迅速下降。框架梁端部第一个封闭箍筋的约束失效,不仅导致框架梁的承载力下降而易于破坏,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抗震设计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框架梁端部第一个箍筋由于弯钩脱开而约束失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框架梁延性的对焊箍筋与方法。将框架梁端部的第一个箍筋替换为对焊箍筋,施工方式简单,但是却可以有效地解决框架梁端部第一个箍筋由于弯钩脱开而约束失效的问题,充分发挥封闭箍筋的作用,提高框架梁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框架梁延性的对焊箍筋,包括框架柱1、框架梁2,以分布在框架梁2上的加密区箍筋6;在加密区箍筋6位于框架柱1这一侧的第一个箍筋7的头尾结合处,分别采用闪光对焊结构8连接;闪光对焊结构8使框架梁2上的第一个箍筋7形成对焊封闭箍筋结构。
所述对焊封闭箍筋结构的位置,分别距离框架梁2端部45mm~50mm,作为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7。
所述闪光对焊结构8位于对焊封闭箍筋结构的中部。
一种提高框架梁延性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个箍筋7的头尾结合处,分别采用闪光对焊的方式焊接起来,使其形成闪光对焊结构8;
该头尾结合处的位置,即闪光对焊的焊点位置选在第一个箍筋7的中部,并且位于受力小的一侧;
然后将第一个箍筋7放置在距离框架梁2端部50mm处,作为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7。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施工工艺为仅需将框架梁端部的第一个箍筋替换为闪光对焊结构的箍筋,施工工艺简单方便。框架梁端部的第一个箍筋变成了对焊箍筋后,在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端部受力最大的第一个对焊箍筋不会像常规箍筋一样弯钩脱开,充分发挥了封闭箍筋对纵筋和混凝土的横向约束作用,提高了框架梁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高框架梁延性的对焊箍筋示意图。
图2为沿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第一个箍筋7及其闪光对焊结构8的示意图。
图中:框架柱1;框架梁2;楼板3;框架梁纵筋4;框架梁非加密区箍筋5;加密区箍筋6;第一个箍筋7;闪光对焊结构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框架梁延性的对焊箍筋,包括框架柱1、框架梁2,以分布在框架梁2上的加密区箍筋6;在加密区箍筋6位于框架柱1这一侧的第一个箍筋7的头尾结合处,分别采用闪光对焊结构8连接;闪光对焊结构8使框架梁2上的第一个箍筋7形成对焊封闭箍筋结构。
所述对焊封闭箍筋结构的位置,分别距离框架梁2端部45mm~50mm,作为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7。
所述闪光对焊结构8位于对焊封闭箍筋结构的中部。
具体而言,可将对焊封闭箍筋结构的位置,分别距离框架梁2端部48mm、49mm、51mm、52mm、53mm作为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7。当然具体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本发明提高框架梁延性的方法,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将第一个箍筋7的头尾结合处,分别采用闪光对焊的方式焊接起来,使其形成闪光对焊结构8;
该头尾结合处的位置,即闪光对焊的焊点位置选在第一个箍筋7的中部,并且位于受力小的一侧;
然后将第一个箍筋7放置在距离框架梁2端部50mm处,作为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7。然后继续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绑扎钢筋。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78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厚壁贯通节点方管钢构件箱形柱
- 下一篇:一种L型玻璃钢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