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SCs来源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制备方法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8337.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钿;苑春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再生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9 | 分类号: | C12N5/07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黄敏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scs 来源 胶质 细胞 制备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SCs来源的少突胶质细胞制备试剂盒,包括OPCs无血清基础培养基、OPCs培养添加剂1、OPCs培养添加剂2及OPCs培养表面包被液,其中,所述OPCs无血清基础培养基为含有B27,N2,L‑谷氨酰胺,1,25‑二羟维生素D3,三碘甲状腺氨酸,人褪黑素的DMEM/F12培养基;所述OPCs培养添加剂1为含有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所述OPCs培养添加剂2为含有重组人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AA、重组人神经营养因子3的DMEM/F12培养基;所述OPCs培养表面包被液为含有重组人层黏连蛋白、重组人玻连蛋白的DMEM/F12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MSCs来源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多发性硬化症、白血病、营养不良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都会导致髓鞘损失,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precursor cells,OPC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化产生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结构,其异常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继而导致神经元损伤和精神类疾病,是重要的治疗靶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替代治疗或再生修复治疗是维持和修复损伤的轴突、重建轴突电传导功能的最新进展和最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现有技术中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制备采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体外分化获得。ESCs来源的少突胶质细胞细胞制剂关系到严重的伦理问题和体内移植致瘤的严重临床风险,iPSCs来源的少突胶质细胞制剂关系到外源基因转染和更严重的体内移植致瘤性的严重临床风险。而且ESCs或iPSCs体外诱导分化制备OPCs工艺复杂,使用血清等动物源成分,对OPCs制剂质量和临床安全性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同时限制了OPCs制剂产率,影响了临床研究和产业化转化潜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MSCs来源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制备方法及试剂盒,既避免了采用ESCs来源的少突胶质细胞细胞制剂而产生的的严重的伦理问题和体内移植致瘤的严重临床风险,也避免了采用iPSCs来源的少突胶质细胞制剂产生的外源基因转染和更严重的体内移植致瘤性的严重临床风险,操作简单,OPCs收率高、无动物源成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MSCs来源的少突胶质细胞制备试剂盒,包括OPCs无血清基础培养基、OPCs培养添加剂1、OPCs培养添加剂2及OPCs培养表面包被液,其中,
所述OPCs无血清基础培养基为含有 B27,N2,L-谷氨酰胺,1,25-二羟维生素D3,三碘甲状腺氨酸,人褪黑素的DMEM/F12培养基;
所述OPCs培养添加剂1为含有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
所述OPCs培养添加剂2为含有重组人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AA、重组人神经营养因子3的DMEM/F12培养基;
所述OPCs培养表面包被液为含有重组人层黏连蛋白、重组人玻连蛋白的DMEM/F12培养基。
进一步地,
所述OPCs无血清基础培养基含有1×B27,1×N2,2mM L-谷氨酰胺,1uM 1,25-二羟维生素D3,40ng/mL三碘甲状腺氨酸,0.5ug/mL人褪黑素;
所述OPCs培养添加剂1为含有1 ug /mL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 ug /mL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DMEM/F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再生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再生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8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