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及模具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8986.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6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黄跃;黄友韦;夏伟;蒋太军;朱秋平;卢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江电工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0 | 分类号: | B24B19/20;B24B49/00;B24B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0133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模具 加工 磨床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及模具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模具加工领域,高精度弧形模具的加工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包含内弧的硬质合金模具的加工。
内弧形模具,即在模具的内部含有弧面的内孔。此类模具具备设计复杂、精度高、加工严格等特点,多用于制备高精密零件,故对操作磨床的要求较高。就现阶段国内的磨床而言,其磨头和夹具的活动范围有限,很难对具备弧度和角度的模具内孔进行一次成型的加工,需操作人员对其进行二次打磨,以满足设计要求;而人为的加工很难保证模具的精度。因此给内弧形模具的制备过程带来了很大难度。
因此,如何对磨床进行改进,使其加工出精度高、一次成型的内弧形模具,是现阶段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该磨床能够加工出高精度、一次成型的内弧形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加工工艺,用于在上述磨床上加工内弧形模具,因此能够加工出高精度、一次成型的内弧形模具。
一种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包括:
底座;
磨头,用于对模具进行加工;
夹具,所述夹具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固定待加工的模具,且所述夹具能够在所述底座处的水平面上、以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为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还包括滑板;所述夹具通过所述滑板与所述底座相连接,且所述滑板能够在所述底座上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夹具能够在所述滑板处的水平面上、以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为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还包括立柱;所述磨头通过所述立柱与所述底座相连接,且所述磨头能够在所述立柱上沿左右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还包括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对所述模具的内弧直径进行检测、并确定所述内弧待加工的位置;
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磨头的位置;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器和所述感应器通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磨头的运动;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检测器和所述感应器发出的信号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磨头移动至所述内弧待加工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于对所述磨头进行降温。
优选的,所述的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所述立柱上设有两个所述磨头。
优选的,所述的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所述磨头为倒锥砂磨头。
优选的,所述的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所述磨头为圆柱砂磨头。
优选的,所述的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所述磨头为倒角砂磨头。
一种模具加工工艺,用于在如上任一条所述的磨床上加工内弧形模具,包括步骤:
装夹,将模具固定在夹具上;
调整模具,调整模具、使其待加工位置与磨头对准;
加工,启动磨头、并随时调整磨头与模具的相对位置,加工出内弧形模具。
本发明提出的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包括:底座,用于支撑所述磨床;磨头;夹具,所述夹具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固定待加工的模具,且所述夹具能够在所述底座处的水平面上、以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方向为轴转动。在实际加工中,待加工模具能够通过夹具的转动、来调节与磨头的相对位置,从而适应模具内孔复杂的弧面形状,无需多次装夹,使内弧形模具一次成型,提高了模具的精度。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能够加工出高精度、一次成型的内弧形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弧形模具加工磨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磨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弧形模具的示意图。
图1-图3中:
底座—1、磨头—2、夹具—3、滑板—4、立柱—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江电工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江电工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8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单向阀加工的周型设备
- 下一篇:循环利用水源的宝石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