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设定计步阈值的方法和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9912.5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4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仵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2/00 | 分类号: | G01C22/00 |
代理公司: | 11396 北京思睿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建云;赵爱军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定计 阈值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设定计步阈值的方法,适于在具有计步器的移动终端中执行,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体重和身高信息,并根据计步阈值模型得到该体重和身高信息所对应的各计步参数的第一阈值;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中设定的运动模式,并分别统计用户在不同运动模式下运动时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步态波动数据,并从中统计出各项计步参数的第二阈值;以及对于各项计步参数,分别计算其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的第一差值,若所有计步参数的该第一差值都小于对应的第一差值门限,则将对应运动模式下各计步参数的计步阈值设定为对应参数的所述第一阈值,反之则设定为所述第二阈值。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设定计步阈值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手机产品中的计步器主要通过获取运动时手机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变化情况来进行步数增加的判断。
一种典型方法为判断加速度传感器数值周期性的变化中,其相邻波峰波谷差值大于设定阈值且相邻波峰间隔时间频率大于另一设定阈值时,可认为手机用户向前移动一步。稍优者,为减少误计步,在以上两种判断之外增加了第三种阈值判断:即波峰到波谷的下降时间也需满足一定的阈值设定。
以上计步判断的阈值总是在计步器初始化时被设定。
然而人在行走或者跑步时,由于其身高、体重及行走姿态的不同,从而导致手机中加速度传感器数值产生的波动规律也不尽相同。通常体重越大身高越高,加速度计波动峰值越大;步伐越大,波峰波谷下降时间越长。而通用的计步阈值的设定,会使得部分人群步数计算不够准确。例如:体重相对较轻的女性产生漏记步,或用户在不同的运动场景产生误计步等。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设定计步阈值方法和移动终端,以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设定计步阈值的方法,适于在移动终端中执行,所述移动终端中设置有计步器,所述计步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步态波动数据进行计步,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用户输入的体重和身高信息,并根据计步阈值模型得到该体重和身高信息所对应的各项计步参数的第一阈值;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中设定的运动模式,并分别统计用户在不同运动模式下运动时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步态波动数据,并从中统计出各项计步参数的第二阈值,其中,所述运动模式包括跑步模式和行走模式;以及对于各项计步参数,分别计算其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的第一差值,若所有计步参数的该第一差值都小于对应的第一差值门限,则将对应运动模式下各计步参数的计步阈值设定为对应参数的所述第一阈值,反之则设定为所述第二阈值。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动态设定计步阈值的方法中,还包括:当用户处于运动状态时,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步态波动数据周期性地计算各时段内每种计步参数的实际阈值,并通过对比所述实际阈值与该项计步参数在不同运动模式下的计步阈值来确定用户在该时段下的运动模式;以及对于各项计步参数,分别计算其实际阈值与该时段运动模式的计步阈值的第二差值,若所有计步参数的该第二差值都小于对应的第二差值门限,则分别将该时段内各计步参数的计步阈值更新为对应参数的所述实际阈值。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动态设定计步阈值的方法中,计步阈值模型适于通过以下方法得到:采集大量用户的身高和体值,以及各用户在运动时的各项计步参数的计步阈值,作为模型样本;以及以所述模型样本中的身高和体重值为输入值,以各项计步参数的计步阈值为输出值,对模型样本进行学习,得到计步阈值模型。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动态设定计步阈值的方法中,计步参数包括相邻波峰波谷差、相邻波峰变化频率、波峰到波谷的下降时间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美图移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9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