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火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0311.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5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华;方晓俊;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新之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213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火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火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耐火可塑料是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一个重要品种。耐火可塑料是用耐火骨料和粉料、生粘土和化学复合剂及外加剂,经配制混炼、挤压成砖坯状,并在包装贮存一定时间后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用捣打方法施工的一种耐火材料。
目前的耐火可塑料由于结合剂耐高温强度不佳,一般工作温度高于1000℃高温强度就急剧下降,没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10083729.X公开了一种耐火可塑料及其用途,原料包括碳化硅、氧化铝粉、硅微粉、分散剂、促凝剂和结合剂,施工性能好、硬化速度适中,但是由于粘合强度差,高温强度不佳,抗热震稳定性一般,且耐磨损性差。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10113826.3公开了一种单组分磷酸盐结合耐磨耐火可塑料的制备方法,以刚玉为主要原料,以氧化铝粉、刚玉粉、硅灰和硼酸为基质,以固体磷酸铝为结合剂,采用铝酸钙水泥做促硬剂,采用抑制剂抑制磷酸盐的鼓涨反应。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强度高保存期长,但是同样由于粘合强度差,高温强度不佳,抗热震稳定性一般。因此,开发一种高温强度佳、耐磨损性好的耐火可塑料对耐火材料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传统耐火可塑料高温强度不佳,耐磨损性差的弊端,提供了一种耐火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火可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40~45份白玉刚、10~15份莫来石、10~15份氧化铝微粉、0.3~0.5份分散剂、3~5份二氧化锆、5~8份石墨烯和5~8份结合剂;
所述的结合剂是由以下步骤得到的:
(1)将100~200g聚二甲基硅氧烷在保护气体作用下,于420~430℃反应1~2h后,升温至460~480℃,继续反应40~50min,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物;
(2)向产物中加入200~300mL二甲苯,搅拌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浓缩,得到浓缩液,再将30~40g硼化锆粉碎后与浓缩液、100~200mL水混合,即得结合剂。
所述的白玉刚纯度为98%。
所述的莫来石纯度为99%。
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
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氩气、氮气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一种耐火可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份数配比,进行取原料;
(2)将白玉刚、莫来石粉碎至颗粒直径为1~3mm后倒入混砂机中,再向混砂机中加入氧化铝微粉、分散剂、二氧化锆和石墨烯,混合10~20min后,再加入结合剂,继续混合5~10min,得到泥料,将泥料干燥至含水率为0.3~0.5%后,包装入库,即可得到耐火可塑料。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以聚碳硅烷和硼化锆作为结合剂,聚碳硅烷在高温下会裂解为碳化硅晶须,碳化硅晶须填充于耐火可塑料中可减小气孔,提高耐火可塑料的高温强度,耐火基料和石墨烯通过聚碳硅烷结合,经高温烧成后用碳化硅结合,碳化硅具有极高的结合强度,同时碳化硅高温氧化后可在耐火可塑料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牢固结合的二氧化硅薄膜,且碳化硅还可与硼化锆在高温下反应形成二氧化锆-二氧化硅薄膜,从而进一步提高耐火可塑料的耐磨性能,加入石墨烯后可使耐火可塑料内部接触更加紧密,从而减小高温过程中因膨胀产生的应力,防止耐火可塑料疏松,进一步提高其高温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新之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新之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0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镁橄榄石型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镁锆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