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毒死蜱和辛硫磷复配杀虫颗粒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0943.2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峰;韩继英;滕振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农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16 | 分类号: | A01N57/16;A01N57/14;A01N25/22;A01N25/12;A01P7/04;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季英健 |
地址: | 27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毒死 辛硫磷复配 杀虫 颗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农业害虫防治的杀虫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毒死蜱和辛硫磷的复配杀虫颗粒剂。
背景技术
花生是人们食用油的主要原料,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提高,对花 生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且对其有无农药残留特别注意,花生生产种植 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一些杀虫剂,以保证花生的高产稳产,来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但是,花生的种植过程中,往往 由于用药不当,而造成花生成果农药残留过多,不易食用,严重时可 能引起中毒。美国花生持续增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普遍防治花生病虫草害,强调以化学防治为主,配合农业措施。加强花生病虫草害防治,重点抓好根部病害、地下害虫、杂草等的防治工作,已是花生种植的当务之急。本方法提出一种简便、高效、精准防治花生病虫草害的新技术,解决花生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费时、费力、费药,且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高花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方法主要有四种,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种是将杀虫剂拌入粉状载体制成杀虫粉,施入土壤后容易流失,持效期比较短,且在使用时容易被人体吸入,造成身体伤害;第二种是以沙粒为农药载体制成颗粒剂,由于沙子对农药的吸附性差,施入土壤后容易流失,持效期短;第三种是用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预防和杀灭地下害虫,但往往影响种子发芽;第四种是直接将杀虫剂喷洒在土壤中,杀灭土壤害虫,这种方法浪费农药,污染环境,防治效果不显著。以上几种方法,除药剂拌种之外,其余方法只有当害虫接触到农药时才能发挥作用,没有引诱害虫的作用。专利CN1539284A公开了一种毒死蜱、辛硫磷的复配杀虫颗粒剂,采用砂、矿石、煤矸石为载体,为上面所说的第二种情况,驶入土壤后容易流失,持效期短。
近年来,由于一些高毒农药、单一制剂的大量反复使用,导致部分害虫产生抗性或抗性增强,一些常规农药防效不断下降,必须增加用药量和使用频率来提高防效,生产成本加大;同时由于大量高毒农药的使用必将导致花生中农药残留量的超标,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健康乃至我国花生的出口创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环境保护力度日益加强,限制、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已成必然, 这也将导致花生地中害虫防治制剂品种减少,为此研制开发新的高效、低残留花生地下害虫防治制剂十分必要和紧迫。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开发了一种高效、基本无残留的花生地下害虫杀虫颗粒,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毒死蜱和辛硫磷复配杀虫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数复配制成:毒死蜱 2-4份、辛硫磷 10-12份、腐殖酸40-45份、活性炭15-18份、土豆粉20-22份、竹醋液10-12份、麸皮28-32份。
优选地,毒死蜱可选用毒死蜱原药或母粉。
优选地,上述杀虫颗粒剂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1)取麸皮,晒干,去杂,烘焙至香,制成饵料;
(2)将毒死蜱、辛硫磷原油与竹醋液混合均匀,制成母粉;
(3)取腐殖酸、活性炭、土豆粉混合均匀,加入步骤(2)制备的母粉升温至30-35℃,搅拌加热5-8min,加入步骤(1)制备的饵料,得颗粒剂;
(4)将步骤(3)造好的颗粒剂经干燥机干燥后,过筛取合格产品包装。
本发明的杀虫颗粒使用化学农药 配制成药剂,选择特定杀虫时间,采取定点挖穴、深埋药剂的方式,对花生害虫实施诱杀、胃杀和触杀,选择最佳施药时间:种植花生的同时进行施肥为佳;施药方式:穴施,花生田地内每20-25平方米挖穴,穴深15-18厘米,投药5-8克埋好。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原料方便易得,对环境没有污染,经济性好,采用的农药辛硫磷和毒死蜱是传统的老化学农药剂,这种杀虫制剂不仅可以杀死花生地下的蛴螬、金针虫、蝼蛄等常见害虫,还可以促进花生的发芽率。
(2)本发明的杀虫颗粒剂无刺激性气味,施用后易降解,对人畜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本发明制备的杀虫颗粒在花生种植的同时施药,施药后60天有效(害虫高峰期),残效期2个月,所以正好和花生的成果期60天相吻和,故使用此药杀虫药物残留最少。
(3)本发明采用饵料的方式,对施药附近的害虫起到了引诱的作用,减少了药物的使用,提高了害虫的灭虫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农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农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0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装配用流水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固定防滑脚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