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滑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1170.X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5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曹磊;王国连;史志强;秦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28 | 分类号: | B22D41/28;B22D4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7 | 代理人: | 王普玉 |
地址: | 066326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滑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铸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包滑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包滑板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钢包上水口、上滑板、下滑板、下水口,其中钢包上滑板与上水口之间固定,下滑板与下水口之间固定,浇注前,将套管利用机械手将套管挂在下水口上,浇注时,油缸拉动下滑板,同时带动下水口以及套管同时滑动,通过控制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通孔的相对位置控制钢水流动大小。这种传统的两层滑板结构的钢包滑板,必须通过下滑板连同下水口和套管一起滑动控制钢水流动大小,下水口与套管在滑动过程中容易造成两者结合不良导致钢水吸气、套管反钢等问题,下水口滑动过程中在高温状态下收到外力作用,寿命较低。另外,在浇注过程中,套管来回运动,会导致从钢包进入中间包的钢水冲击位置不固定,导致钢水冲击流不能完全对准中间包内位置固定的湍流器,一旦钢水从套管内无法进入湍流器,会影响中间包流场,进而影响钢水质量。
在已经公开的文献中,还未见关于解决上诉问题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滑板结构,解决了浇注钢流大小必须通过滑动下滑板、下水口与套管方式的问题。
一种钢包滑板结构,包括:钢包上水口1,上固定板2,中间滑板3,下固定板4,钢包下水口5。其中钢包上水口1与上固定板2固定在一起,不可以滑动;下固定板4与钢包下水口5固定在一起,不可以滑动;钢包上水口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4、钢包下水口5要求通孔直径相同,且通孔完全对中,中心线保持在一条直线;中间滑板3通孔直径与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4相同,不固定,通过油缸来回滑动,控制钢流大小。
本发明的钢包滑板结构控制钢流大小时,步骤如下:
1、当中间滑板3处于全闭状态时,钢水无法通过钢包下水口5、中间滑板3、下固定板4进入中间包内;
2、当中间滑板3拉开处于半开半闭状态时,钢水通过钢包上水口1,上固定板2,中间滑板3,下固定板4,钢包下水口5的通孔进入中间包内;
3、当中间滑板3继续拉开至全开状态时,钢包上水口1、上固定板2、中间滑板3、下固定板4、钢包下水口5的中间通孔完全对中,钢水全流通过钢包上水口1、上固定板2、中间滑板3、下固定板4、钢包下水口5通孔进入中间包内;
4、当需要减少钢流大小时,反方向推动滑板,减小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4与中间滑板3的对中程度,直至完全关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中间滑板,固定了钢包下水口在整个浇注过程中保持不动,这样下水口和套管之间的接触可以封闭完好,避免钢水吸气,同时钢水从钢包进入中间包的位置保持固定不变,中间包流场可以稳定,提高钢水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钢包滑板结构组成示意图。其中,钢包上水口1,上固定板2,中间滑板3,下固定板4,钢包下水口5。
图2为中间滑板处于全闭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中间滑板处于半开半闭状态示意图。
图4为中间滑板处于全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解决了浇注钢流大小必须通过滑动下滑板、下水口与套管方式的问题。某厂采用一种钢包滑板结构,包括:钢包上水口1,通孔直径70mm,上固定板2,通孔直径70mm,中间滑板3,通孔直径70mm,下固定板4,通孔直径70mm,钢包下水口5,通孔直径70mm。其中钢包上水口1与上固定板2固定在一起,不可以滑动;下固定板4与钢包下水口5固定在一起,不可以滑动;中间滑板3不固定,通过油缸来回滑动,控制钢流大小。
1、当中间滑板3处于全闭状态时,钢水无法通过钢包下水口5、中间滑板3、下固定板4进入中间包内;
2、大包开浇时,通过油缸控制逐渐缓慢拉开中间滑板3,钢水可以通过钢包上水口1,上固定板2,中间滑板3,下固定板4,钢包下水口5的通孔进入中间包内;
3、当中间滑板3继续拉开至全开状态时,钢包上水口1、上固定板2、中间滑板3、下固定板4、钢包下水口5的中间通孔完全对中,钢水全流通过钢包上水口1、上固定板2、中间滑板3、下固定板4、钢包下水口5通孔进入中间包内;
4、当需要减少钢流大小时,反方向推动滑板,减小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4与中间滑板3的对中程度,直至完全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1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