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光栅的围岩内部应变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1318.X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李闯;张春巍;苏中新;徐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光栅 围岩 内部 应变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光栅的围岩内部应变监测方法,属于光纤光栅传感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的开挖破坏了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引起了围岩内部应力重新分布,诱发了岩体破坏、变形失稳等地质灾害,因此,对围岩土体采动、开挖条件下的应变监测有意义。为了得到围岩结构的应变分布规律,通常在围岩表面布设应变片,但是应变片无法监测围岩内部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其体积小、灵敏度高以及易于埋入式测量等优良特性,能够实现围岩内部应变的监测。由于裸光纤光栅传感器直径只有125μm,抗剪性能差,裸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埋入围岩内部的过程中,如何一直保持受拉状态,避免受剪脆断,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涉及一种光纤光栅的围岩内部应变监测方法,提出了预拉裸光纤光栅埋入式装置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光栅的围岩内部应变监测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是:
一种光纤光栅的围岩内部应变监测方法,利用裸光纤光栅预拉装置监测围岩内部应变变化情况,实现围岩内部变形特征和损伤机理的监测。
光纤光栅预拉装置包括裸光纤光栅传感器、U型不锈钢试件、金属垫片和封装钢管;
在U型不锈钢试件两端U形边框上开设圆孔,将裸光纤光栅传感器两端贯穿圆孔,在U形边框外侧面抵接有封装钢管,用封装胶将封装钢管套接在裸光纤光栅传感器上,然后在封装钢管与U形边框之间卡入金属垫片,使裸光纤光栅传感器紧绷。
将裸光纤光栅预拉装置埋入围岩内部,监测围岩内部压应变变化;由于光纤光栅传感器对拉应变敏感,通过建立预应力,所测围岩内部的压应变实为光纤光栅传感器减小的拉应变。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在外荷载的作用下,围岩内部为压应变变化。但是光纤光栅传感器对拉应变敏感,通过预埋裸光纤光栅预拉装置,所测围岩内部的压应变实为光纤光栅传感器减小的拉应变,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裸光纤光栅传感器抗剪性能差,容易脆断,光纤光栅预拉装置能够使传感器一直处于受拉状态,保证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存活率。
3、该装置能够保证光纤光栅处于轴线方向,减少非轴向力的影响,由于采用裸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灵敏度系数为1.2pm/με,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4、该装置能够埋入围岩内部,通过围岩内部应变变化情况监测,实现围岩内部变形特征和损伤机理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埋入式裸光纤光栅预拉装置。
图2是本发明的金属垫片。
图3是本发明的封装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装置的实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光纤光栅的围岩内部应变监测方法,利用裸光纤光栅预拉装置监测围岩内部应变变化情况,实现围岩内部变形特征和损伤机理的监测。
光纤光栅预拉装置包括裸光纤光栅传感器1、U型不锈钢试件2、金属垫片5和封装钢管4;
在U型不锈钢试件2两端U形边框上开设圆孔,将裸光纤光栅传感器1两端贯穿圆孔,在U形边框外侧面抵接有封装钢管4,用封装胶3将封装钢管4套接在裸光纤光栅传感器上,然后在封装钢管4与U形边框之间卡入金属垫片5,使裸光纤光栅传感器紧绷。
将裸光纤光栅预拉装置埋入围岩内部,监测围岩内部压应变变化;由于光纤光栅传感器对拉应变敏感,通过建立预应力,所测围岩内部的压应变实为光纤光栅传感器减小的拉应变。
将裸光纤光栅预拉装置埋入围岩内部,由于裸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埋入的过程中始终承受拉力,避免受剪破坏,保证传感器的存活率。
光纤光栅预拉装置与光纤光栅解调仪组成采集系统,采用裸光纤光栅传感器,传感器的应变灵敏度系数为1.2pm/με,监测数据准确。
一种埋入式裸光纤光栅预拉装置,构件的尺寸及材料如下:
1、U型试件材料为不锈钢,尺寸为100×200×50mm3,厚度为5mm,钢板钻孔,直径为20mm,如图1。
2、金属垫片材料为碳素钢,外径为30mm,内径为10mm,厚度为3、4、5、6、7mm厚若干,开洞尺寸及形状如图2。
3、封装钢管直径为15mm,长度为40mm,采用353ND型光纤封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1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