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开关电源的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移相控制策略仿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1790.3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0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豪;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臭氧发生器 开关电源 模糊 pid 参数 整定移相 控制 策略 仿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臭氧发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开关电源的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移相控制策略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中,现有的移相控制技术有峰值电流控制法(PCMC),对角开关之间的这个相移量以及重叠量取决于峰值基准电流的数量。峰值基准电流越高,对角开关间的重叠越长,从而使得更多的能量传输至次级。此控制器通过控制
峰值基准电流值来控制这个能量传输,进而调节输出,其超前桥臂的周期开关量为50%不变化,滞后桥臂在达到峰值电流后关断,其占空比不断改变。而目前较多使用的控制方法还有均值电流控制法,被控量为目标均值电流,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的占空比固定,通过移相角改变两桥臂之间的重合时间,调整电流大小,工业上常使用传统的PID控制方法。
传统的移相控制策略如峰值电流控制、传统PID控制等,控制精度较低响应速度不够理想或者工作频率不固定,急需要一种适合于工业大规模生产的智能控制算法,加以优化实现臭氧工业生产的产业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开关电源的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移相控制策略仿真方法,用于设计臭氧发生器开关电源,该开关电源的电路实现更高精度的控制,并且提高臭氧发生器的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臭氧发生器开关电源的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移相控制策略仿真方法,该开关电源针对臭氧发生器的容性负载,并在开关电源变压器的二次侧加有谐振电感,使臭氧管发生谐振并工作在恒频恒流的状态下,该开关电源采用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的控制策略,设定的移相控制仿真电路包括:
DC电源为400v直流作为输入,IGBT开关Q1,Q2,Q3和Q4组成了变压器T1初级侧上的逆变全桥,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4,
Q1和Q3做为超前桥臂,Q2和Q4做为滞后桥臂,其错开的相位角成为移相角,移相角θ决定了对角开关间的重叠量,也决定了传输的能量数量,通过控制移相角θ的大小来控制流过电容电流的有效值,
Q1和Q3在相位互补,即Q1开通时Q3关断,并且为了防止上下桥臂同时导通,设置了周期的2%时长为死区,同样的,Q2和Q4也是如Q1和Q3同样进行设置,
针对全桥桥臂Q1和Q3的PWM开关信号相对于桥臂Q2和Q4的开关信号进行移相,
当臭氧发生器的负载电流i2的有效值小于给定的目标值时,则减小移相角θ,反之则增大移相角θ,而移相角θ的变化范围是开关的半个周期。
采用Matlab工具,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的反馈控制方法包括:
负载电流i2的有效值输入fuzzy-PID模块后离散化,使其更接近于现实生产过程之ADC采样结果,在与给定目标值比较算出误差量e,送入PID计算环节,
一个闭环仿真周期设为0.1ms,G1、G2、G3为初始的Kp、Ki、Kd即比例、积分、微分的初始控制系数分别为2.7、0、0.5,
误差e与移相角θ之间的传递函数为:移相角θ与移相时间(开关延时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T为一个开关周期的时间。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的控制参数的方法包括:
通过对不同工作状态时误差e与误差变化率ec进行模糊推理,得出PID三个参数的矫正;
仿真采用PI参数自整定,仅调整kp、ki的参数减少计算量增加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1)kp整定原则:当响应在上升过程中(e为P),取正,即增大kp;当超调时(e为N),取负,即降低kp。当误差在零附近时(e为Z),分三种情况:ec为N时,超调越来越大,此时取负;ec为Z时,为了降低误差,取正;ec为Z时,正向误差越来越大,取正,kp整定的模糊规则表见表2-1;
(2)ki整定原则:采用积分分离策略,即误差在零附近时,ki取正,否则ki取零。ki整定的模糊规则表见表2-2;
表2-1kp的模糊规则表
表2-2ki的模糊规则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1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