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型气溶胶发生系统及其在制备核壳型气溶胶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1897.8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罡;彭超;雷婷;葛茂发;石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11535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元霞;牛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壳型 气溶胶 发生 系统 及其 制备 中的 用途 | ||
1.一种核壳型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溶胶雾化发生系统、粒径筛分系统、包覆系统和加湿系统,其中,
所述气溶胶雾化发生系统包括气源(1)、雾化器(2)和第一干燥管(3);
所述包覆系统包括饱和室(4)、冷凝室(5)和溶蚀器(6);
所述粒径筛分系统包括第一粒径筛分装置(7)和第二粒径筛分装置(8);
所述加湿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加湿器(11)、至少一个加湿器(12)和湿度控制系统;
所述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气泵(13)、脉冲宽度调制阀门(14)、第二干燥管(15)、气路加湿装置(16)、储液罐(17)及水泵(18);
所述气源(1)与雾化器(2)相连,所述雾化器(2)与饱和室(4)相连,所述第一干燥管(3)安装于所述雾化器(2)与饱和室(4)的中间,所述饱和室(4)进一步与所述冷凝室(5)相连;所述溶蚀器(6)设置在所述冷凝室(5)的后方;
所述第一粒径筛分装置(7)安装于所述第一干燥管(3)和饱和室(4)之间;
所述第二粒径筛分装置(8)安装于所述溶蚀器(6)的后方;
所述预加湿器(11)与所述第二粒径筛分装置(8)相连;
所述气路加湿装置(16)、储液罐(17)与水泵(18)依次相连且三者构成循环;
所述气泵(13)与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门(14)相连,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门(14)分别与第二干燥管(15)和气路加湿装置(16)相连;所述第二干燥管(15)和气路加湿装置(16)并联后再与加湿器(12)相连;所述预加湿器(11)与所述气泵(13)相连构成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1)采用合成空气、高纯氮气或净化后的空气;
所述雾化器(2)为耐压装置,用于气溶胶的雾化发生,其采用石英、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进行制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型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室(4)用于有机蒸汽的产生,采用耐高温抗腐蚀材料玻璃、石英、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进行制备;
所述冷凝室(5)用于饱和有机蒸汽的冷凝,形成核壳型气溶胶,采用抗腐蚀的材料玻璃、石英、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进行制备;
所述冷凝室(5)采用半导体制冷,冷凝水循环以及压缩机制冷方式中的一种制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管(3)采用硅胶干燥管、扩散干燥管、Nafion管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所述第一干燥管(3)将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的相对湿度降低至15%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蚀器(6)用于吸收去除过量的有机蒸汽;
所述溶蚀器(6)采用抗腐蚀的材料玻璃、石英、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进行制备;
所述第一粒径筛分装置(7)用于特定粒径气溶胶的筛分选取;
所述第二粒径筛分装置(8)安装于所述包覆系统的后方用于特定粒径核壳型气溶胶的筛分选取;所述第一粒径筛分装置(7)和第二粒径筛分装置(8)使用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3)用于控制加湿系统的气路循环,采用旋片泵、隔膜泵或活塞泵,其抽气速度为1毫升每分钟至100升每分钟;
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门(14)用于控制第二干燥管(15)和气路加湿装置(16)的干湿气流量配比,得到特定相对湿度的加湿气;
所述第二干燥管(15)采用硅胶干燥管、扩散干燥管、Nafion管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气路加湿装置(16)用于调节加湿气的相对湿度至饱和;
所述储液罐(17)采用玻璃、塑料、石英、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材料进行制备,用于储存液态水;
所述水泵(18)用于水循环,采用隔膜泵、蠕动泵、活塞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18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