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枝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2270.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弦;刘晓;张树;薛晓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引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C08L87/00;C08K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枝 共聚物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共聚物以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为主链,以聚异丁烯为支链;所述主链和支链通过接枝方式键接,并且主链和支链之间以1~3个四氢呋喃为连接单元;
以所述接枝共聚物总质量为100%计,作为支链的所述聚异丁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其中,以所述接枝共聚物总质量为100%计,作为支链的所述聚异丁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9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其中,以所述接枝共聚物总质量为100%计,作为支链的所述聚异丁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9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其中,
所述接枝共聚物的绝对重均分子量为80kg/mol~700kg/mol;其接枝密度为0.2%~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的绝对重均分子量为100kg/mol~600kg/mol;其接枝密度为0.3%~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的绝对重均分子量为120kg/mol~510 kg/mol;其接枝密度为0.5%~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其中,
作为主链的所述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kg/mol~90kg/mol;
作为支链的所述聚异丁烯的数均分子量为400g/mol~10000g/mo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其中,
作为主链的所述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5kg/mol~60kg/mol;
作为支链的所述聚异丁烯的数均分子量为800g/mol~7000g/mo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其中,
作为主链的所述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3kg/mol~48kg/mol;
作为支链的所述聚异丁烯的数均分子量为1600g/mol~4500g/mol。
10.一种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
以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的总质量为100%计,银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4.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乙烯醇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异丁烯的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其中,以接枝共聚物/银纳米复合材料的总质量为100%计,银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3%~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引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引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22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