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3088.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许顺良;陈壮武;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欣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成型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管桩生产工艺中,车间每个行车专门配备了两个挂钩人员,简称挂钩手。
在生产过程中,挂钩手跟着行车跑,而车间生产区域的道路并不是很畅通的,有些地方被设备阻断,有些地方要进入设备区内挂钩,比如离心机内、蒸养池内。这样一来,挂钩手的工作强度很大,危险性也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以及安全性高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包括用于与行车相联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呈长条状,本装置还包括驱动件、夹片一和夹片二,上述夹片一与夹片二呈长片状且两者的中部相铰接,上述夹片一和夹片二的内端均活动连接在横梁上,所述夹片一和夹片二的外端形成用于夹持成型模的夹持部,上述驱动件连接在横梁上且驱动件与夹片一或者夹片二相联。
驱动件带动夹片一或者夹片二动作后,由于夹片一与夹片中部铰接,同时,夹片一和夹片二外端又是与横梁活动连接的。这样的结构使得驱动件动作后,本装置上的夹持部能开闭,从而能夹持成型模或者将被夹持的成型模松开。
在上述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中,所述横梁上具有连接座一,上述连接座一的截面呈U形,上述夹片一和夹片二均位于连接座一内且夹持部伸出连接座一。
通过连接座一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用于对上述夹片一和夹片进行安装。
在上述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中,所述夹片一内端具有呈长条形的连接孔一,所述夹片二的内端具有呈长条形的连接孔二,上述连接座一内固连有两个定位销,其中一个定位销位于连接孔一处,另外一个定位销位于连接孔二处。
这样的结构使得夹片一和夹片二的内端与连接座一之间能形成稳定的活动连接。
在上述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中,上述连接座一的U形端口处具有一铰接销,铰接销的两端分别固连在连接座一的内侧处,上述夹片一和夹片二中部通过上述铰接销相铰接。
铰接销有两个作用:其一、将夹片一和夹片二稳定铰接;其二、对连接座一端口处进行连接,增加整个连接座强度。
在上述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中,所述连接座一底部具有呈板状的连接板,上述连接座一与连接板均为金属材料且两者焊接固连,上述连接板固连在横梁上。
通过连接板增加与横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其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中,所述横梁上还固连有连接座二,上述驱动件为气缸,气缸的缸体铰接在连接座二上,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夹片二外端处。
连接座二提供足够的安装位于用于对气缸的缸体相铰接。
在上述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中,所述夹片一外端和夹片二外端具有呈钩状的钩体且两者的钩体相向设置。
通过钩体能更加稳定的将成型模夹持。
在上述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中,所述夹片一外端处还具有呈弧形段的过渡部一。
在上述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中,所述夹片二外端处还具有呈弧形段的过渡部二。
过渡部一和过渡部二的设置能使夹持部内部空间比较大,从而稳定夹持成型模。
在上述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中,上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过渡部二处。
在上述的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中,所述夹片一和夹片二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夹片一前后重叠设置且两者通过一连杆相固连,两个夹片二前后重叠设置且两者通过另外一根连杆相固连。
这样的结构能增加整个装置的强度,提高其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由于通过驱动件控制本装置夹持成型模或者松开成型模,因此,自动化长度高,操作安全省力。
同时,本装置只包括驱动件、夹片一和夹片二,因此,其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预制桩成型模的自动抓钩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驱动件;3、夹片一;3a、连接孔一;3a1、过渡部一;4、夹片二;4a、连接孔二;4a1、过渡部二;5、连接座一;5a、连接板;6、定位销;7、铰接销;8、连接座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欣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欣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0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