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人体舒适度的智能窗帘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4151.2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1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鸿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步瑞吉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人体 舒适 智能 窗帘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人体舒适度的智能窗帘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智能家居给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使家居生活更加智能化、人性化,解决一些家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手拉窗帘已经适应不了一些用户的需求,于是电动窗帘也逐渐进入到家庭中,家庭中常用的电动窗帘包括电动百叶窗、电动开合窗和电动卷帘窗等,但是目前电动窗帘的控制多采用用户遥控控制,在很多情况下没有根据室内情况自动调节功能,其次,随着窗帘的关闭,窗户被窗帘遮蔽,在夏天时,房间的温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影响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调节人体舒适度的智能窗帘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调节人体舒适度的智能窗帘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
S2、将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与预设光线强度进行比较,判断目标区域是否处于过亮状态;
S3、当目标区域处于过亮状态时,关闭目标区域的窗帘;
S4、在目标区域的窗帘被关闭预设时间后,获取目标区域的温度T;
S5、将目标区域的温度T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区域的温度。
优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采用多个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
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将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与预设光线强度进行比较,当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时,判断目标区域处于过亮状态,其中,所述预设光线强度用户可编辑。
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获取目标区域的温度T。
优选地,步骤S5,具体包括:所述预设温度包括第一预设温度T1,第二预设温度T2,其中,T1<T2;
将目标区域的温度T分别与T1、T2进行比较,
当aT1≤T≤bT2时,对目标区域进行通风,直到T≤T1时,停止对目标区域进行通风,其中1≤a≤b;
当cT2≤T时,对目标区域进行供冷,直到T≤bT2,其中b≤c。
优选地,步骤S5,具体包括:采用风扇目标区域进行通风,采用空调对目标区域进行供冷。
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将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与预设光线强度进行比较,判断目标区域是否处于过亮状态,当目标区域处于过亮状态时,关闭目标区域的窗帘,在预设时间后,获取目标区域的温度T,将目标区域的温度T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目标区域的温度,如此,根据室内的光线强度自动关闭窗帘,避免光线太亮影响室内人员,同时,在关闭窗帘后,检测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处于用户预设的温度范围内时,对目标区域进行通风和降温,进一步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调节人体舒适度的智能窗帘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调节人体舒适度的智能窗帘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具体包括:采用多个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
在具体方案中,采用多个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光线亮度,全面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光线亮度。
S2、将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与预设光线强度进行比较,判断目标区域是否处于过亮状态,具体包括:将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与预设光线强度进行比较,当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时,判断目标区域处于过亮状态,其中,所述预设光线强度用户可编辑。
在具体方案中,将所述光线亮度与预设光线亮度进行比较,当目标区域的光线强度大于预设光线强度时,判断目标区域处于过亮状态,所述预设光线强度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
S3、当目标区域处于过亮状态时,关闭目标区域的窗帘;
S4、在目标区域的窗帘被关闭预设时间后,获取目标区域的温度T,具体包括: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获取目标区域的温度T。
在具体方案中,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获取目标区域内的温度,更加全面的获取目标区域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步瑞吉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步瑞吉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4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无痕挂钩
- 下一篇:烹饪器具及其温差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