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托盘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4487.9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44 | 分类号: | B65D19/44;B65D19/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顾楠楠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装技术,特别是一种显示面板托盘。
背景技术
吸塑托盘作为中小尺寸面板行业标配半成品(非整机)出货部材,其材质、结构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运输安全。而崩角、破片作为托盘运输过程最常发生的问题,目前各大厂商并无根本上的解决办法。现有的托盘的放置腔结构设计一般为:在平底上设置下凹的作为加强筋的凹槽设计,而产品在运输过程会因振动上下跳动,在上层的托盘与下层托盘叠合在一起时,在两者之间会存在空隙,由于凹槽的底部所在高度一致,当显示面板的边缘位置在跳动时将受到来自下层的托盘所带来的冲击力,导致造成此处易出现破片与崩角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托盘,从而降低及崩角破片的几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上设有用于水平放置液晶显示面板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中设有凸起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在放置平台的四周侧壁与放置腔的四周侧壁之间形成一周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所在高度高于第一凹槽的底部所在高度,使第一凹槽的底部形成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容置腔,容置腔与第二凹槽彼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与托盘本体的边缘下端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平台的表面高度高于第二凹槽的底部所在高度。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放置腔侧壁上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与放置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平台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腔的四周侧壁为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腔内设有缓冲垫。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放置腔与放置平台之间设置一周环形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部所在高度高于位于放置平台上的第一凹槽底部所在高度,使两者之间存在高度差,当显示面板托盘叠合后,在下层的显示面板托盘的第二凹槽与上层的显示面板托盘的第二凹槽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使显示面板的边角位置与上层的显示面板托盘无接触,避开来自上层的显示面板托盘的冲击力,降低崩角或破片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放置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放置腔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两个显示面板托盘叠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托盘包括一托盘本体1,在托盘本体1上设有放置腔2,托盘本体1为吸塑结构,当一个托盘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放置腔2时,相邻两个放置腔2之间由放置腔2的腔体壁形成隔挡,使相邻的放置腔2互不相连;放置腔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放置腔2设置有多个时,放置腔2均匀排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一般情况下,根据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来确定放置腔2的数量。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放置腔2的底部设有凸起的放置平台3,放置平台3为矩形,具体地,放置平台3的表面为矩形;在放置平台3的四周侧壁与放置腔2的四周侧壁之间形成一周环形的第二凹槽6,在放置平台3上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构成防止平台3的加强筋,所述第二凹槽6的底部所在高度高于第一凹槽4的底部所在高度,使第一凹槽4的底部形成限位部7,当显示面板托盘相互叠合后,限位部7用于将下层的显示面板托盘的放置腔中的显示面板压住,从而避免显示面板大幅度的上下跳动,而显示面板的四个角上与上层的显示面板托盘之间无任何接触,因此可以避免在出现显示面板上下挑动时,使四个角于上层的显示面板托盘发生碰撞,从而实现降低崩角或破片的几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凹槽4的底部与托盘本体1的边缘下端齐平,从而保证上下层显示面板托盘叠合的紧密性以及防止两层显示面板托盘出现较大幅度的晃动,进一步降低崩角或破片的几率。
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4可设置有10个,以5行2列的方式均匀分布在放置平台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4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