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机迁移的方法、装置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5082.7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3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辉;贾贝;缪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G06F9/48;G06K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机 迁移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一种虚拟机迁移的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管理主机获取数据中心中各个虚拟机的网络流量信息;确定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虚拟机的数量为第一数值;当所述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根据聚类算法将虚拟机划分为第一数值个点群,并确定每个点群的中心虚拟机所在主机的IP地址;根据每个点群的中心虚拟机所在主机的资源剩余率、调度优先级和网络拓扑关系生成虚拟机迁移策略。以此从数据中心整体角度考虑,从根本上解决虚拟机数据传输过程中造成网络流量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云计算技术中一种虚拟机迁移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云计算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云计算的日益发展,大型数据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大,能耗高、资源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随着大型数据中心中虚拟机个数增多,网络链路拥塞、时延增大、吞吐量下降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满足不了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需求,因此,网络性能问题已成为大型数据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网络性能问题,通用的方法主要通过改变具有网络流量关系的虚拟机的位置来实现减少数据中心网络流量的目的。例如,虚拟机1和虚拟机2之间存在数据传输,虚拟机1运行在主机1上,虚拟机2运行在主机2上。如果虚拟机1和虚拟机2之间的网络流量较大,可以根据主机1和主机2的资源剩余率将两个虚拟机迁移至一个主机,使虚拟机1和虚拟机2在同一主机内完成数据传输过程,以此减少不同主机上的虚拟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所产生的网络流量。但是,上述方法仅是从一对具有网络流量关系的虚拟机角度考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两个主机之间的网络流量,降低网络流量的效果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数据中心网络流量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虚拟机迁移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可以从数据中心整体角度考虑数据中心中所有虚拟机之间的网络流量相关性,基于数据中心的调度优先级将虚拟机自动聚类迁移,以此解决数据中心网络流量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虚拟机迁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管理主机获取数据中心中各个虚拟机的网络流量信息,该网络流量信息中包括流量大小;然后,确定网络流量信息中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虚拟机的数量为第一数值;当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管理主机根据聚类算法将虚拟机划分为第一数值个点群,并确定每个点群的中心虚拟机所在主机的IP地址,其中,每个点群中包括至少一个虚拟机;点群的中心虚拟机为根据聚类算法计算获得的收敛的点群中心;最后,管理主机再根据每个点群的中心虚拟机所在主机的资源剩余率、调度优先级和网络拓扑关系生成虚拟机迁移策略,网络拓扑关系用于标识每个主机所归属的机柜、交换机和路由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度优先级由高到底的顺序依次为与所述每个点群的中心虚拟机所在主机归属同一主机、同一机柜、同一交换机或同一路由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聚类算法包括K-means聚类算法,管理主机根据聚类算法将虚拟机划分成第一数值个点群,并确定每个点群的中心虚拟机所在主机的IP地址的过程,包括:
随机选择第一数值个虚拟机分别作为所述第一数值个点群中每个点群的第一中心虚拟机;
根据获取的所述数据中心中各个虚拟机的网络流量获得虚拟机流量矩阵X={Xm|m=1,2,...,n},其中,X中的样本点的取值为虚拟机到其他虚拟机的流量大小;
根据距离公式分别计算第一虚拟机与所述第一数值个点群的第一中心虚拟机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一虚拟机划分至距离最近的第一中心虚拟机所在点群,所述距离公式为
其中,Xi为第一中心虚拟机的网络流量信息,Xj为第一虚拟机的网络流量信息,n为所述数据中心中虚拟机的个数;
计算所述第一数值个点群中每个点群中所有虚拟机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所述每个点群的第一模拟中心虚拟机的网络流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5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