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Zn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5103.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永辉;汪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陵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zn 纳米 颗粒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材料领域,尤其是石墨烯与单质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作为新型的能源转换装置, 电极主要采用碳基材料负载的金属催化剂, 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阳极催化剂的CO中毒, 降低燃料电池的能源转换效率。相比传统的碳基材料,石墨烯作为一种典型的二维材料,石墨烯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优良的机械性、化学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等,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催化、传感、光电等领域应用广泛。石墨烯负载催化剂的复合材料在催化反应中具有很高活性,特别是,石墨烯与单质材料的复合材料在催化领域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
石墨烯是二维蜂窝状结构的碳材料,它不仅具有高比表面积,而且有缺陷和含氧官能团,为负载纳米粒子提供据点,RGO作为载体,不仅可以分散金属纳米粒子,防止其团聚,而且由于RGO 本身的导电性,还能加速金属粒子与石墨烯之间的电子传输,起到很好的协同催化效果。人们报道的石墨烯与单质材料的复合材料中,单质材料基本都为Au、Ag、Pt等贵金属。由于贵金属的价格昂贵和储量有限等不利因素限制其广泛应用, 需要寻找一些低成本、绿色和高效的金属原子来替代贵金属。
同时,传统的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粒子的复合方法通常采用在RGO上自组装纳米粒子,该法制备工艺繁琐,且无法去除纳米粒子表面的包覆剂。近年来发展了添加还原剂进行液相还原的复合方法,由于液相还原速度不易控制,存在纳米粒子形貌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等缺点。以上制备方法的不足直接影响该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因此,发展新的方法,充分发挥金属颗粒与石墨烯复合物的催化性能,成为当务之急。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Zn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全新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石墨烯与单质金属纳米颗粒复合的问题,本发明旨在发明一种新的石墨烯/Zn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Zn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双温区管式电阻炉,通入Ar-H2-CH4为反应气体,气体压强为100Pa,其中Ar:H2:CH4分压比为20:50:30,称取2g醋酸锌,置于水平管式炉的高温炉区,且位于反应气体的上气流方向,该炉区温度为975-1025℃;以二维层状石墨烯为基底,置于水平管式炉的低温炉区,且位于反应气体的下气流方向,该炉区温度为500℃;反应时间为15 min;
2)反应结束后,关掉加热装置,在Ar-H2-CH4的气体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所需的产物石墨烯/Zn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一种石墨烯/Zn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其中Zn纳米颗粒的尺寸为3-7 nm,附着在二维层状石墨烯上,分布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在于:
1)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Zn纳米颗粒复合材料,Zn形态、结构、尺寸均匀,且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层之上,复合材料结构形态均一。
2)本发明的石墨烯/Zn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气相反应的方式,仅使用双温度管式电阻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使用,实现规模化生产。
3)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Zn纳米颗粒复合材料,成本低,可望在催化、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光电子等领域获得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石墨烯/Zn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双温区管式电阻炉,通入Ar-H2-CH4为反应气体,气体压强为100Pa,其中Ar:H2:CH4分压比为20:50:30,称取2g醋酸锌,置于水平管式炉的高温炉区,且位于反应气体的上气流方向,该炉区温度为1000℃;以二维层状石墨烯为基底,置于水平管式炉的低温炉区,且位于反应气体的下气流方向,该炉区温度为500℃;反应时间为15 min;
2)反应结束后,关掉加热装置,在Ar-H2-CH4的气体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所需的产物石墨烯/Zn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陵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未经南陵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5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