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烟囱效应的微型集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5473.9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7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晶;蔡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F3/16 | 分类号: | A45F3/16;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烟囱 效应 微型 集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烟囱效应的微型集水杯,所述微型集水杯包括解吸附电热膜、吸湿材料、吸附电热膜、杯体和导流帽,其中:所述杯体包括吸湿腔、通风管路、液化区域;所述杯体的中央设有纵向通风管路,通风管路的底部设有吸湿腔,吸湿腔与通风管路连通;所述通风管路外壁与杯体内壁之间设有液化区域和存水腔,存水腔位于液化区域下方、吸湿腔上方;所述吸湿材料放置在杯体下部的吸湿腔内;所述解吸附电热膜贴于吸湿材料的下表面;所述吸附电热膜贴于通风管路的内壁;所述导流帽与通风管路的顶部相连。本发明将烟囱效应应用于集水杯中,大大促进了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动,提高了集水效率,同时该装置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风技术和水资源开发的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型集水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烟囱效应的可以实现从空气获得饮用水的微型集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从空气中获得水资源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制冷结露法和吸附解吸附法。由于制冷结露法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故吸附解吸附法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吸附解吸附法在吸附工作阶段,空气流经吸附剂,其中的水蒸气被吸附剂吸收保存。当吸附趋于饱和后进入解吸附工作阶段,吸附剂被电热膜加热将吸附阶段保存的水分释放出来,较热的水蒸气随温度降低逐渐在结露处液化。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装置内空气流动效果将直接决定取水的效率。
烟囱效应指当气体从底部到顶部具有通畅的流通空间时,靠密度差的作用,沿着纵向通道快速流动的现象。该效应主要应用在建筑自然通风、建筑防火安全、废气排放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烟囱效应的微型集水杯,将烟囱效应应用于集水杯中,大大促进了装置内部的空气流动,提高了集水效率,同时该装置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烟囱效应的微型集水杯,包括解吸附电热膜、吸湿材料、吸附电热膜、杯体和导流帽,其中:
所述杯体包括吸湿腔、通风管路、液化区域;
所述杯体的中央设有纵向通风管路,通风管路的底部设有吸湿腔,吸湿腔与通风管路连通;
所述通风管路外壁与杯体内壁之间设有液化区域和存水腔,存水腔位于液化区域下方、吸湿腔上方;
所述吸湿材料放置在杯体下部的吸湿腔内;
所述解吸附电热膜贴于吸湿材料的下表面;
所述吸附电热膜贴于通风管路的内壁;
所述导流帽与通风管路的顶部相连。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可实现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气产生饮用水。
2、本发明的微型集水杯成本低、体积小、携带方便、集水效率高。
3、本发明的微型集水杯在结构上利用烟囱效应,使其内部空气流动效果好。
4、本发明的微型集水杯在户外运动、军用、野外生存等领域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型集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杯体工作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微型集水杯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微型集水杯的控制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54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小镜子的粉底盒
- 下一篇:一种日常生活用多备用刷头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