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5624.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7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46 | 分类号: | A61L15/46;A61L15/40;A61L1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染 医用 创面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所制备,按重量份计为:细菌纤维素5-15份、聚天冬酰肼0.5-3份、聚乙烯醇0.1-1.4份、聚丙烯酸钠0.3-1份、黄芪胶2-6份、尿囊素0.6-2.5份、半乳糖醛酸0.4-1.8份、醋酸甲奈氢醌0.03-0.15份、山奈酚葡萄糖醛酸苷0.1-0.28份、植物水提取物1.2-3.2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2.4-7.3份、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0.5-4份、甘油15-28份、蒸馏水26-40份;
所述植物水提取物为白蜡树皮、柚皮、绞股蓝、九节木和薄荷的水提取物;
所述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步骤为:将菌种加入种子培养基中,在20-30℃下培养10-24h,再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20-30℃下培养10-24h,倾滤,即得细菌纤维素;其中,所述菌种为醋化杆菌、洋葱假单胞菌或葡萄糖杆菌;所述种子培养基包含葡萄糖、甘薯淀粉、胰蛋白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硫酸镁、氯化钴;所述发酵培养基包含葡萄糖、酵母粉、胰蛋白胨、磷酸氢二钠、乳酸、乙酸、蚕蛹粉、硫酸亚铁、氯化镁、天冬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纤维素的制备步骤为:将菌种加入种子培养基中,在28℃下培养20h,再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25℃下培养24h,倾滤,即得细菌纤维素;其中,所述菌种为醋化杆菌;所述种子培养基包含重量百分比为葡萄糖2.5%、甘薯淀粉1.3%、胰蛋白胨0.7%、磷酸氢二钠0.32%、柠檬酸0.18%、硫酸镁0.11%、氯化钴0.06%;所述发酵培养基包含重量百分比为葡萄糖2.8%、酵母粉1.2%、蚕蛹粉0.7%、胰蛋白胨0.5%、磷酸氢二钠0.27%、乳酸0.15%、乙酸0.06%、硫酸亚铁0.03%、氯化镁0.05%、天冬氨酸0.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水提取物为重量份比为1:2.2:1.5:2.8:0.6的白蜡树皮、柚皮、绞股蓝、九节木和薄荷的水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水提取物的制备步骤为:将白蜡树皮、柚皮、绞股蓝、九节木和薄荷先经500W微波处理5-15min,然后干燥并粉碎,置于10-30倍蒸馏水中,于500W功率下微波处理20-60min,冷却至室温,倾滤,再置于10-30倍蒸馏水中重复进行上述微波处理步骤3-5次,过滤,合并滤液,并蒸发水份至膏状,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所制备,按重量份计为:细菌纤维素5.7-13.2份、聚天冬酰肼0.8-2.4份、聚乙烯醇0.4-1.2份、聚丙烯酸钠0.4-0.8份、黄芪胶2.5-5.6份、尿囊素0.8-2.2份、半乳糖醛酸0.7-1.4份、醋酸甲奈氢醌0.05-0.13份、山奈酚葡萄糖醛酸苷0.14-0.22份、植物水提取物1.3-3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2.8-6.2份、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0.6-3.5份、甘油18-27份、蒸馏水30-38份。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抗感染医用创面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将细菌纤维素置于加入10-20倍重量份的70-85℃,0.5-1.2wt.%的NaOH溶液中,以50-200r/min转速搅拌50-150min,过滤并漂洗至中性,冷冻干燥,即得预处理细菌纤维素;
2)将聚乙烯醇、黄芪胶、尿囊素、半乳糖醛酸加入蒸馏水中,加热至60-80℃搅拌30-80min,得溶液M;
3)将聚丙烯酸钠、醋酸甲奈氢醌、聚天冬酰肼和山奈酚葡萄糖醛酸苷加入甘油中,加热至40-55℃搅拌20-50min,得溶液N;
4)将溶液M加入反应釜中,边搅拌边加入步骤1)制得的预处理细菌纤维素,搅拌15-30min,然后加入植物水提取物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搅拌30-50min;
5)随后将步骤3)制得的溶液N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在50-65℃下搅拌混合2-4h,冷却至室温,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56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