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模具连续压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6023.1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3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34;B29C43/5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区空港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料机构 加热装置 称量装置 混料机 塑料模具 压延机构 压延装置 进料口 压延 出料电机 出料通道 人力成本 出料口 生产成本 加工 搬运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塑料模具连续压延装置,包括压延机构、出料机构,所述的压延机构位于所述的出料机构的一侧,所述的压延机构与所述的出料机构之间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称量装置、混料机、加热装置、出料电机,所述的出料机构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的称量装置位于所述的进料口的一侧,所述的混料机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称量装置相连,所述的加热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的加热装置相连,所述的加热装置上设有出料口。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塑料模具连续压延装置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称量装置、混料机、加热装置,称量装置、混料机、加热装置对物料进行加工,节省了加工与压延之间的搬运的步骤,因此,节省了生产成本与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机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模具连续压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压延机在投料的时候都是需要另外加装一个输送装置(比如螺杆输送,螺杆输送的话必须还要加装一个驱动机构,比如电机),挤出机上挤出的料输送到塑料压延机上,这样的设置造价就比较昂贵,结构比较复杂,由于输送装置比较大型且与塑料压延机是分离的,这样在搬运的时候就需要一个一个搬运,搬运比较麻烦且费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塑料模具连续压延装置,自带投料、混料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且方便搬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料模具连续压延装置,包括压延机构、出料机构,所述的压延机构位于所述的出料机构的一侧,所述的压延机构与所述的出料机构之间设置有出料通道;
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称量装置、混料机、加热装置、出料电机,所述的出料机构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的称量装置位于所述的进料口的一侧,所述的混料机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称量装置相连,所述的加热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的混料机相连,所述的加热装置上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的位置与所述的出料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出料电机位于所述的加热装置的一侧,所述的出料电机通过线路分别与所述的称量装置、混料机、加热装置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压延机构包括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第四压辊、拉料辊、收料辊、压延电机,所述的第二压辊位于所述的第一压辊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的压延间隙与所述的出料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三压辊位于所述的第一压辊的一侧,所述的第四压辊位于所述的第三压辊的下方,所述的第三压辊与第四压辊之间的压延间隙小于所述的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之间的压延间隙,所述的拉料辊位于所述的第四压辊的一侧,所述的收料辊位于所述的拉料辊的下方,所述的压延电机位于所述的收料辊的一侧,所述的压延电机通过线路分别于所述的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第四压辊、拉料辊、收料辊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压辊的直径与所述的第二压辊的直径相同;所述的第三压辊的直径与所述的第四压辊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的拉料辊的直径大于所述的第四压辊的直径;所述的收料辊的直径小于所述的拉料辊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的第四压辊的顶端高于所述的第二压辊的顶端,所述的第二压辊的底端高于所述的第一压辊的底端。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加热通道,所述的加热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的混料机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的加热通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的加热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塑料模具连续压延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塑料模具连续压延装置设置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称量装置、混料机、加热装置,称量装置、混料机、加热装置对物料进行加工,节省了加工与压延之间的搬运的步骤,因此,节省了生产成本与人力成本。
(2)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塑料模具连续压延装置设置拉料辊,多个压辊压延完成后对物料进行拉伸,进一步增强了物料的物理性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6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式密封圈封胶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生产塑料模具用自动压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