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画面设置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6215.2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2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波;黄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波 |
主分类号: | H04N21/431 | 分类号: | H04N21/431;H04N21/443;H04N21/472;H04N21/4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画面 设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画面设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主播经常需要对多个画面同时进行直播,一般采用多画面分割的方法将多路输入视频信号集中在一个画面中并分割画面分配各路视频信号在画面中的位置,形成多画面显示画面。主播通常需要对直播的多画面中的其中一个子画面进行暂时地停止直播输出的操作,目前通常是将子画面对应的预监窗口关闭,使子画面缺少输出的视频源,但是,当预监窗口关闭后,主播无法对该路视频进行监视,不清楚是否已达到重新直播输出的要求,而且当视频信号较多时,主播往往无法快速判断多画面显示画面中子画面与预监窗口的对应关系,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确认,造成直播输出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画面设置方法和装置,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提出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画面设置方法,包括:
获取多路视频数据,将所述多路视频数据分别实时显示于多个视频预监窗口;
根据预设的显示模式将获取的多路视频数据中的至少两路生成多画面显示画面,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包含至少两个实时显示的子画面;
监听子画面选择指令,根据所述子画面选择指令,选定至少一子画面;
监听取消实时显示指令,根据所述取消实时显示指令,保留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当前的显示模式并取消所述选定的子画面在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中的实时显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消所述选定的子画面在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的实时显示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选定的子画面实时显示的最后一帧画面显示于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中。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消所述选定的子画面在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的实时显示的步骤具体包括:将一预设的背景画面替代所述选定的子画面显示于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听恢复实时显示指令,根据所述恢复实时显示指令,恢复对所有取消实时显示的子画面的实时显示。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听子画面选择指令,根据所述子画面选择指令,选定至少一被取消实时显示的子画面;
监听恢复实时显示指令,根据所述恢复实时显示指令,恢复所述选定的被取消实时显示的子画面的实时显示。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画面设置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获取多路视频数据,将所述多路视频数据分别实时显示于多个视频预监窗口;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显示模式将获取的多路视频数据中的至少两路生成多画面显示画面,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包含至少两个实时显示的子画面;
选定模块,用于监听子画面选择指令,根据所述子画面选择指令,选定至少一子画面;
取消实时显示模块,用于监听取消实时显示指令,根据所述取消实时显示指令,保留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当前的显示模式并取消所述选定的子画面在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中的实时显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消实时显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取消实时显示指令,保留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当前的显示模式并将所述选定的子画面实时显示的最后一帧画面显示于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中。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消实时显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取消实时显示指令,保留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当前的显示模式并将一预设的背景画面替代所述选定的子画面显示于所述多画面显示画面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恢复实时显示模块,用于监听恢复实时显示指令,根据所述恢复实时显示指令,恢复对所有取消实时显示的子画面的实时显示。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选定模块还用于监听子画面选择指令,根据所述子画面选择指令,选定至少一被取消实时显示的子画面,所述装置还包括:
恢复实时显示模块,用于监听恢复实时显示指令,根据所述恢复实时显示指令,恢复所述选定的被取消实时显示的子画面的实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波,未经徐文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6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