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7053.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3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倪宇阳;黄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利 |
地址: | 330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传感器 压力感应器 指纹识别 压力感应 触摸屏 保护盖板 触摸感应 模组 按压 电子设备 读取 同一电路板 方式设置 相邻设置 按压力 减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包括保护盖板、指纹识别传感器、压力感应器及触摸感应模组,将指纹识别传感器与压力感应器都设置在保护盖板的结合面上,压力感应器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相邻设置,压力感应器与指纹识别传感器之间具有间距,因此指纹识别传感器与压力感应器采用非集成的方式设置。使用者在按压保护盖板的按压面对应于指纹识别传感器处时,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相邻的压力感应器也会受到按压力,由于触摸感应模组与压力感应器通过同一电路板引出,因此可以从触摸感应模组上读取压力数值,再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读数相结合。上述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可以有效减小指纹识别部分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和压力感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目前,为了提高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和信息安全,已将指纹识别技术应用到了终端。同时,为了能够感知触摸力量大小,将压力感应的技术也应用到了终端。
传统的指纹区的压力感应方案一般是在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下方设置压力感应器,进行指纹区按压压力的检测。但是这种设置方式通常会增加指纹识别部分的厚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小指纹识别部分厚度的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
一种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包括:
保护盖板,包括按压面及背向于所述按压面设置的结合面,所述保护盖板具有显示区及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
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保护盖板的结合面,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
压力感应器,设置于所述保护盖板的结合面上,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相邻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及
触摸感应模组,设置于所述结合面上,所述触摸感应模组与所述压力感应器通过电路板引出。
上述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将指纹识别传感器与压力感应器都设置在保护盖板的结合面上,压力感应器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相邻设置,压力感应器与指纹识别传感器之间具有间距,因此指纹识别传感器与压力感应器采用非集成的方式设置。使用者在按压保护盖板的按压面对应于指纹识别传感器处时,由于保护盖板的硬度较大,因此按压力由保护盖板的按压处向周围辐射一定范围,保护盖板的按压处和按压处辐射范围内均受按压力,因此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相邻的压力感应器也会受到按压力,触摸感应模组与压力感应器通过电路板引出,可以从触摸感应模组上读取压力数值,再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读数相结合。上述指纹识别压力感应触摸屏可以有效减小指纹识别部分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05mm~10mm。压力感应器与指纹识别传感器之间的间距过小,则不易组装,间距过大则受按压力的强度大大减小,会导致压力感应的灵敏度降低,因此将间距设定在合理范围0.05mm~10mm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板的结合面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处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收容槽内。使指纹识别传感器与按压面之间的距离更小,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的灵敏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板的结合面对应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处为完整表面,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结合面上。无需在保护盖板上开槽,对保护盖板的要求降低,可以适应更厚的保护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结合面上开设有收容槽时,所述收容槽的底部设置有粘合胶,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通过所述粘合胶设置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使指纹识别传感器更牢固地固定于收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7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屏实现系统
- 下一篇:可挠式面板以及可挠式面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