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热高抗冲的尼龙合金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9203.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2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邱卫美;周霆;罗明华;辛敏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55/02;C08L77/06;C08L51/00 |
代理公司: | 31236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国中<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514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高抗冲 尼龙 合金 树脂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热高抗冲的尼龙合金树脂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PA6树脂30‑55份、PA6/66树脂10‑20份、ABS树脂20‑50份、ABS‑g‑GMA树脂10‑20份、相容剂3‑6份。本发明得到的PA/ABS合金树脂组合物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和更优异的耐低温冲击性能,同时还具备柔和的表面哑光效果,特别适用于腰线以上的仪表面框、空调出风口、储物盒、门把手、化妆镜等要求高的汽车内饰件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热高抗冲的尼龙合金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件一般都有哑光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从而提高了驾驶安全性。目前,汽车内饰件的哑光效果要么通过喷涂哑光漆,要么需要在原材料中添加哑光剂进行改性才能满足汽车内饰的哑光要求。有人在材料中添加普通的无机填料,大的无机填料颗粒分散在制品的表面,可以较大程度地降低材料的光泽度,但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也较大。有人在材料中添加不相容的橡胶相,在制件表面形成漫反射,这也可以适当降低材料的光泽度,但下降的程度非常有限,无法达到目前汽车内饰件的很高的哑光要求。有人在材料中添加预交联的高分子量的AS,可以在制件的光面上取得较好的哑光效果,而在皮纹面上,由于交联物颗粒与皮纹面均产生光反射,两者相互干扰,产生的哑光效果不均匀,严重时会有亮斑产生。而且这种预交联的高分子量AS与基料的相容性差,很难将其在基料中分散均匀,这也会影响的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以及制件皮纹面的哑光效果。
聚酰胺(P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合金材料结合了PA优异的耐磨性、耐化学品腐蚀性、热稳定性和ABS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低温抗冲击性能,同时结晶材料与无定型材料的结合使得PA/ABS合金还获得了良好的减震和吸声性能,此外还具有很好的哑光效果,非常适合汽车内饰件上的应用。但是ABS树脂中的聚丁二烯橡胶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很容易受到热、氧、紫外线的侵蚀而断裂,耐候性能欠佳,在汽车内饰件中使用容易产生光照失效。因为使用的是PA6和ABS材料,其合金的耐热性能也不够,在汽车内饰件的耐高温试验中容易产生变形失效。
专利ZL200810203579.6公布了一种免喷涂高耐候抗刮擦的PA/PMMA合金,PA/PMMA合金材料结合了PA和PMMA的优点,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耐候性能和耐刮擦性能,但存在吸水率高,耐低温冲击性能不够的缺点。
专利ZL201010265184.6中公布了一种PA/ASA树脂,具有低光泽、高耐候、高冲击的性能,但其所用的ASA橡胶粉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温冲击强度在140-400J/m之间,热变形温度在98-106℃之间,耐低温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耐热高抗冲的尼龙合金树脂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特殊的配方设计实现更高的耐热性能、更高的耐候性能、更优异的耐低温冲击性能和散发性能,同时还具备柔和的表面哑光效果的PA/ABS合金树脂组合物。主要应用于耐热、抗冲击、耐候要求高的汽车内饰件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热高抗冲的尼龙合金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优选的,所述PA6树脂相对粘度为2~3,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70℃,熔点为200~260℃。
优选的,所述PA6/66树脂是PA6和PA66的共聚物,PA66的含量为1-10wt%,相对粘度为3.5~5,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80℃,熔点为240~280℃。其中PA66的含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低于1%则改善效果不明显,高于10%含量则与基体的差异太大,不利于相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9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