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母粒生产线的搅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0057.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阳涛 |
主分类号: | B29B7/40 | 分类号: | B29B7/40;B29B7/58;B29B7/82;B29B9/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母粒 生产线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色母粒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色母粒生产线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色母粒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色母主要用在塑料上。色母粒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所以它的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加工时用少量色母料和未着色树脂掺混,就可达到设计颜料浓度的着色树脂或制品。
目前,国内生产的色母粒工艺是用分子蜡、塑料粒子或塑料粉与色粉或填充料进行高速搅拌后放进挤出机挤出造粒而成,利用挤出机对造粒原料进行混炼、塑化而形成塑料熔体,并由挤出机模头挤出塑料条,塑料条经冷却后,由塑料条切粒机将塑料条分切成一定长度的塑料颗粒。另外颜料在研磨处理的同时,还应进行一系列色母粒技术检测,如测定砂磨浆液的细度、测定砂磨浆液的扩散性能、测定砂磨浆液的固体含量以及测定色浆细度等项目,现有技术在色母粒搅拌过程中,直接通过干燥桶内通入热空气对色母粒进行干燥,色母粒受热不均匀,造成色母粒含水率不稳定,容易凝结成块,严重造成了色母粒的成品质量,且搅拌轴大多固定连接,干燥筒底侧的色母粒难以充分搅拌。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材料色母粒高速搅拌干燥装置[申请号:201610239860.X],包括底板、框体装置、按压装置、横杆装置、加热装置及驱动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滚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第一斜杆,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倒料块、第二滚轮及凸块,按压装置包括气缸、第一推动杆、推板、第一弯曲杆、第一支架、第二斜杆,横杆装置包括第一横杆、连接线、第二支架及第三斜杆,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风机、第二横杆、隔热框及加热棒,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三支架、驱动轮、第一固定架、第四斜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方的弹簧。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搅拌不充分,色母粒在干燥桶内受热不均匀,含水率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搅拌充分,色母粒在干燥桶内受热均匀的色母粒生产线的搅拌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色母粒生产线的搅拌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筒体,所述的筒体上设有进料口,所述的筒体底侧开有出料口,所述的筒体顶侧设有转动驱动电机,所述的转动驱动电机底侧设有能够带动转动驱动电机竖直往复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且所述的转动驱动电机与设置在空腔内的搅拌体相连,所述的筒体内设有呈螺旋状的加热机构,且所述的搅拌体上连有抽湿机构。
色母粒由进料口进入筒体,转动驱动电机通过升降驱动机构使得搅拌体能够在空腔内竖直升降,因此空腔底侧和顶侧的原料均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螺旋状的加热结构能够实现原料的周向均匀受热,防止色母粒局部凝结成块,提高色母粒的产品质量,且抽湿机构能够实现桶内湿度的控制,保证色母粒的含水量。
在上述的色母粒生产线的搅拌装置中,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与筒体内壁相连的螺状导风管,所述的螺状导风管自空腔底侧向上轴向螺旋延伸,所述的螺状导风管上开有若干出风口,且所述的螺状导风管通过热风进风管与设置在筒体一侧的热风机相连。螺状导风管自空腔底侧向上轴向螺旋延伸,热风机吹出的热风经出风口进入空腔实现色母粒的加热干燥,螺状导风管相比直接对筒体内进行色母粒吹风加热具有吹风面更广,且更均匀的效果。
在上述的色母粒生产线的搅拌装置中,所述的搅拌体包括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上连若干沿转动轴轴向设置的搅拌叶,且所述的转动轴顶侧与去转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所述的转动轴的底侧开有自底侧向上延伸的管状孔,且转动轴的侧部开有与管状孔相连通的通风孔。
在上述的色母粒生产线的搅拌装置中,所述的抽湿机构包括与管状孔相密封相连的套管体,所述的套管体与设置在筒体一侧的风机相连。这里的通风孔与空腔是连通的,且通风孔底侧通过管状孔连有风机,不仅能够实现空腔内湿度的控制,且能防止干燥时蒸发出的液体遗留在色母粒上,来实现色母粒的含水量控制,此外,这里的风机为变频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阳涛,未经吴阳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