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户端缓存调整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0340.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魏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3 | 分类号: | H04N21/433;H04N21/442;H04N21/8547;G06F12/0866;G06F12/08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户端 缓存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户端缓存调整方法,包括:在达到设定的缓存调整触发条件时,获得客户端节点上各路待缓存文件流对数据的访问操作的码率,根据各路待缓存文件流的码率的大小和预设的调整策略,调整分配给各路待缓存文件流的缓存空间,其中,调整策略为:针对任意一路待缓存文件流,该路待缓存文件流的码率越大,分配给该路待缓存文件流的缓存空间越大。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码率高的文件流相较于码率低的文件流,能够分配得到较大的缓存空间,对缓存空间进行调整,避免了各路待缓存文件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了缓存空间的使用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客户端缓存调整装置,具有相应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户端缓存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数据的包括读写操作在内的访问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
在视频监控和广电媒资等应用场景下,要求文件在录入和播放时必须用恒定的码率,因存储性能不足导致的卡顿都会引起丢帧,发生马赛克现象,严重的将影响视频和媒体质量。
为了提高读写性能,通常会利用客户端节点进行数据缓存。当客户端节点监测到顺序读时,对接下来一定量的数据从后端存储中进行预读,确保大部分读取均可以在客户端节点中直接获取到。当客户端节点监测到顺序写时,会在本地暂存一定量的数据,进行拼接合并之后大块落盘。客户端节点可以同时处理一个或多个用户的文件流的读写请求。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文件流访问操作的常用码率,在做缓存处理时,客户端节点会分配固定大小的缓存空间。例如对应于标清、高清、超清等视频质量,常用码率有2MB、8MB、120MB等。针对常用码率分配固定大小的缓存空间后,将各路文件流的读写操作都混合在一起处理。这样容易导致各路文件流之间带宽相互影响,例如某一路文件流的码率较高,将其和码率较低的文件流一起放在这一个固定大小的缓存空间中,容易造成码率较高的文件流的缓存空间不足,进而导致丢帧问题影响数据传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户端缓存调整方法及装置,以避免各路待缓存文件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缓存空间的使用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户端缓存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达到设定的缓存调整触发条件时,获得客户端节点上各路待缓存文件流对数据的访问操作的码率;
根据各路待缓存文件流的码率的大小和预设的调整策略,调整分配给各路待缓存文件流的缓存空间;
其中,所述调整策略为:针对任意一路待缓存文件流,该路待缓存文件流的码率越大,分配给该路待缓存文件流的缓存空间越大。
优选的,通过以下步骤确定所述客户端节点上的待缓存文件流:
针对所述客户端节点上的任意一路文件流,对该路文件流的访问操作进行监测;
如果监测到该路文件流每次访问操作的访问位置均与相应的上一次访问操作的最终位置相接,则确定该路文件流为待缓存文件流,所述上一次访问操作的最终位置根据上一次访问操作的访问位置与相应访问偏移量得到。
优选的,通过以下步骤获得目标待缓存文件流的码率,所述目标待缓存文件流为所述客户端节点上的任意一路待缓存文件流:
在达到设定第一时长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长对应的目标待缓存文件流针对数据的访问量,确定所述目标待缓存文件流的码率;
或者,在未达到设定第二时长,所述目标待缓存文件流针对数据的访问量大于设定的访问量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待缓存文件流的码率。
优选的,所述访问操作为写入操作,在所述调整分配给各路待缓存文件流的缓存空间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