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互装置、信息处理/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0591.9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2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衡;张梦莹;魏畅然;胡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2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互 装置 信息处理 检测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互装置、信息处理/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交互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在进入特定模式后,对欲发送的隐性通信数据调制成动态循环移位矢量,使业务通信数据按照动态循环移位矢量进行动态移位,形成已调制通信数据;其中,隐性通信数据为与特定模式相关联的通信数据;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判断当前是否在接收业务通信数据;若是,对业务通信数据进行解调,以检测调制在所述业务通信数据上的隐性通信数据;若否,截获混合通信数据,对混合通信数据进行解调,以读取隐性通信数据。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制式兼容性,可兼容于绝大多数主流通信信号间的预警信息传递,对智能交通信息的传输不占用额外信道带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处理/检测方法/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互装置、信息处理/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智能驾驶系统的相关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行驶安全问题是智能驾驶系统的其最重要的环节。从车辆工程技术角度而言,随着车载视觉、激光制导、毫米波雷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行驶安全性正在逐渐提高。以国际智能驾驶领航巨头特斯拉公司为例,在2016年底,特斯拉公司公布了其最新的智能驾驶硬件系统Autopilot 2.0。该系统集合了8个摄像头(前3、后3、一左一右;并分广角、长焦等)、12个超声波传感器以及1个前向探测雷达,可提供360度的视角以及最大250米的检测距离。
然而,当前的智能驾驶主要侧重于车辆工程技术方面的提升,事实上,除了可以从车辆工程技术的角度提升智能驾驶的安全性,通信技术角度将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通过选择合适、可靠的信息通道来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信息交互(例如传输突发事故预警信息),则可在不破坏现有技术(例如,上述Autopilot 2.0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升智能驾驶技术的行驶安全性。
另一方面,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由不同标准化组织(例如3GPP、IEEE等)推进的无线通信协议都在持续不断地演进。未来的无线网络将由多种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组成。但由于不同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使用的帧结构、信令格式和协议架构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属于某一系统的设备难以识别属于另一系统的设备发射的信号。例如,基于蜂窝系统的车载网络和基于IEEE 802.11p的车载网络是两大主流车载系统。当公共道路发生车祸时,如果使用蜂窝系统的车辆和使用IEEE 802.11p的车辆能够及时交互车祸信息,优化路线选择,那么将极大地减少临近车辆二次碰撞概率、并缓解道路的拥塞情况。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交互装置、信息处理/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智能驾驶信息的交互,导致驾驶技术的行驶安全性的降低等缺陷,实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互装置、信息处理/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智能驾驶信息的交互,导致驾驶技术的行驶安全性的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交互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在进入特定模式后,对欲发送的隐性通信数据调制成动态循环移位矢量,使业务通信数据按照所述动态循环移位矢量进行动态移位,形成已调制通信数据,并发射该已调制通信数据;其中,所述隐性通信数据为与所述特定模式相关联的通信数据;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用于判断当前是否在接收业务通信数据;若是,对所述业务通信数据进行解调,以检测出调制在所述业务通信数据上的隐性通信数据;若否,截获混合通信数据,对混合通信数据进行解调,以读取出混合通信数据中包含的隐性通信数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还用于利用预存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调制所述业务通信数据,并将调制后的业务通信数据予以发射。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两根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天线用于发射调制后的业务通信数据,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用于发射已调制通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噪除尘式的印染用热风打底机
- 下一篇:布料染色后处理加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