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坯复合生产的具有优良内部质量、低温冲击韧性和抗层状撕裂性能的低合金特厚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0635.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5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宽;高助忠;胡建国;李经涛;阳日隆;张建;张军;恽鹏程;徐伟;孟宪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08;C22C38/12;C22C38/14;C22C38/16;C22C38/60;C22C33/04;B21C37/02;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 |
地址: | 214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生产 具有 优良 内部 质量 低温 冲击韧性 层状 撕裂 性能 合金 钢板 | ||
1.一种两坯复合生产的具有优良内部质量、低温冲击韧性和抗层状撕裂性能的低合金特厚钢板,其特征在于:钢板的生产工艺流程:炼钢→连铸→基坯复合→复合坯加热→复合坯粗轧→钢板缓冷→钢板探伤→钢板正火→精整→检验→入库,
主要工序的具体操作如下:
1)基坯炼钢、连铸工艺
通过KR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后扒渣处理、RH真空循环脱气以及连铸工序动态轻压下技术,降低钢中S、P、H、O、N元素含量来提高钢水纯净度,减轻铸坯偏析、疏松和裂纹内部缺陷,保证基坯内部质量;
钢坯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17%,Si:≤0.40%,Mn:1.20~1.60%,P:≤0.006%,S:≤0.001%,Al:0.02~0.05%,Nb:0.01~0.04%,V:0.01~0.04%,Ti:0.01~0.05%,Ni:0.10~0.30%,Cu:≤0.20%,H:≤0.00012%,O:≤0.0015%,N:≤0.0040%,Pb:≤0.025%,Sn:≤0.025%,As:≤0.025%,Sb:≤0.01%,Bi:≤0.01%,余量为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2)复合坯加热、轧制工艺
采用2块370mm或450mm断面连铸板坯作为基坯,表面铣磨后在真空室内通过电子束焊接组合成复合坯,复合坯厚度分别为710-720mm或870-880mm;
复合坯采用特定的加热方式:550℃以下装钢,闷钢1-2小时;低温段以不大于80℃/h速度升温至830±20℃,保温2-4小时;中温段以不大于100℃/h速度升温至1000±20℃,保温1-2h;高温段不限制升温速度,升温至1240-1260℃,保温7-10小时;
轧制工序采用粗轧机单机架轧制,设置热轧抢温轧制工艺,开轧温度为1050-1120℃,终轧温度为950-1000℃,所有轧制变形在粗轧机上完成,轧制过程采用大压下轧制工艺,在轧机能力允许条件下尽量减少轧制道次,总轧制道次控制在10-14道次,为了防止混晶,单道次压下率均控制在6%以上,而为了充分破碎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实现复合界面金属键结合,纵轧道次至少4个轧制道次的单道次压下量≥50mm;
钢板下线后加罩缓冷≥72小时;
3)热处理工艺
采用正火工艺,正火温度为890±20℃,保温时间系数:1.8~2.5min/mm,空冷;为了保证正火后冷却效果,钢板下线后单独摆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合金特厚钢板,其特征在于: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12~0.17%,Si:0.25~0.40%,Mn:1.20~1.60%,P:≤0.006%,S:≤0.001%,Al:0.02~0.05%,Nb:0.01~0.04%,V:0.01~0.04%,Ti:0.01~0.05%,Ni:0.10~0.30%,Cu:≤0.20%,H:≤0.00012%,O:≤0.0015%,N:≤0.0040%,Pb:≤0.025%,Sn:≤0.025%,As:≤0.025%,Sb:≤0.01%,Bi:≤0.01%,余量为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合金特厚钢板,其特征在于:钢板厚度>150-400mm,其力学性能满足:-40℃纵向冲击功单值≥100J,厚度方向拉伸断面收缩率≥50%,钢板UT探伤可满足EN10160 S2E3、A578C、GB/T2970 I级高标准级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6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