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膜面影响的烘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0647.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上丹;吴祥;赵伟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华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4 | 分类号: | B05D3/0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0 | 代理人: | 孙燕波,沈国安 |
地址: | 2144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影响 烘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涂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少膜面影响的烘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涂布烘箱结构一般分为室体设计、热风循环系统设计以及输送系统设计。室体用于保持烘箱内的温度,减小热量损失,提高烘干效率,也是安装烘箱其它部件的基础。在设计时一般应进行保温板的力学计算(如强度计算、挠度计算等)及保温板厚度计算。根据烘箱温度决定保温板厚度,保温板常用厚度有100mm、125mm及160mm。保温材料常用的有岩棉、硅酸铝纤维、玻璃纤维等,中间的保温材料应装填饱满,其紧实度约为120Kg/m3。室体壁板可设计成拼装式,也可设计成骨架式,不管采用何种结构方式,都应设有热桥,以较好地隔绝热量的传递,达到节能与保护劳动环境的目的。
热风循环系统的确定空气的流动是依靠风机来进行的。流动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空气加热器及风道,最后送到干燥风道和喷孔中,要求喷孔风速均匀,温度场均匀。风机应尽可能直接与烘箱供风室连接在一起,以减小沿程压力损失与局部压力损失,降低设备造价,缩小烘箱所需要的空间。风道的截面积尽可能设计成能保持最低的空气流速,风道中的烘箱有进风室并设有排风口在两进风室之间为烘干室,进风朝向烘干室设置有风嘴,进风室 设有进风管,烘箱主体的循环风口抽出风经过加热器后再返回至进风管从而形成循环利用,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另外,其进风口直接对向基体( 涂布产品),没有有效的导向、分流装置,造成产品干燥不均匀、局部过分干燥导致龟裂、卷曲的现象,其干燥效率低下;由于排风不畅,容易造成箱体内部溶剂气体浓度过高,导致设备报警停机甚至起火、喷嘴的作用是通过热风风速均匀,压力稳定,在干燥区域形成良好的空气流场.若喷出时热风速度波动过大,则会发生干燥不均匀现象,高风速区域会造成极片抖动或产生弊病,低风速区会使得极片干燥不彻底.因此干燥箱喷嘴的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减少膜面影响的烘箱结构,以提高膜面的干燥质量。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少膜面影响的烘箱结构,它包括烘箱箱体、循环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烘箱箱体分为低温段的第一流平区、高温段的高温固化区和低温段的第二流平区,在所述烘箱箱体内部三段处均设置有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均匀布置且与烘箱箱体导通,出风通道均匀布置且与下方的导辊平行布置,每个导辊正上方以及相邻导辊之间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循环风机通过风管与烘箱箱体内的出风通道相连通,排风风机与烘箱箱体相连通,位于第一流平区和第二流平区的出风通道的条形出风口与膜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5°,位于高温固化区的出风通道的条形出风口与膜面之间为垂直的90°角,同时第一流平区的风量大小为5m/s,高温固化区和第二流平区的风量大小为8-10m/s。
优选地,位于导辊正上方的出风通道上下间距为5cm,位于相邻导辊之间的出风通道与膜面的上下间距为10cm。
优选地,所述出风道通的两侧边为圆角边,倒角R=5mm。
优选地,第一流平区的温度为80°~90°,高温固化区的温度为140°~150°和第二流平区的温度为130°~100°。
优选地,在所述出风通道的型腔内均匀设置有隔板,隔板位于出风通道的下部,隔板的上方悬空,所述隔板的高度为出风通道高度的0.1~0.2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设置有均匀对烘箱内进行送流分流的结构,使箱体内各风口的吐出风量一致,压力均衡,提高干燥的均匀性,使产品各点同步干燥,以提高干燥效率。此外烘箱设置的是独立的循环风机和排风风机,根据需要可采用变频控制,从而任意调节风机的速度,调节进风量和排风量的大小,使风量调节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烘箱箱体1
循环风机2
排风风机3
出风道通4
导辊5
隔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华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华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