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路面温度分布规律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0734.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洲;李长城;文涛;汤筠筠;韩晖;辛欣;谭一鸣;仝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02;G01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路段 路段距离 采集 修正 标记点 采集点 温度分布规律 采集数据 路段 检测技术领域 方法和装置 采集设备 车载数据 交通路面 里程桩号 移动 | ||
1.一种确定路面温度分布规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移动车载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待采集路段包括的多个子路段的采集数据,对于每个子路段,所述子路段的采集数据包括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采集数据,对于所述每个采集点,所述采集点的采集数据包括原始路面温度、采集时间和所述采集点与所述采集点所属子路段的起点之间的第一路段距离;
根据所述子路段的里程桩号,修正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第一路段距离;
根据预设距离间隔,确定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与所述子路段的起点之间的第二路段距离,相邻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预设距离间隔;
根据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与所述子路段的起点之间的第二路段距离以及所述子路段包括的修正后的所述每个采集点与所述子路段起点之间的第一路段距离,确定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
根据采集开始时间、采集结束时间、第一修正温度、第二修正温度和所述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修正所述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所述采集开始时间和所述采集结束时间分别为所述子路段所属的日采集路段的采集开始时间和采集结束时间,所述第一修正温度和所述第二修正温度分别为所述日采集路段在所述日采集路段的起始标记点的平均温度和终止标记点的平均温度,所述待采集路段包括至少一个日采集路段;
根据所述待采集路段包括的每个子路段的修正后的所述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确定所述待采集路段包括的每个子路段的路面温度分布规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移动车载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待采集路段包括的多个子路段的采集数据,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重叠采集距离和所述日采集路段的前一个日采集路段的返回点,所述日采集路段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子路段;
将所述前一个日采集路段中距离所述前一个日采集路段的返回点为所述重叠采集距离的采集点确定为所述日采集路段的起点;
将所述待采集路段中除所述前一个日采集路段以外,距离所述前一个日采集路段的返回点为所述重叠采集距离的采集点确定为所述日采集路段的终点;
根据所述日采集路段的起点和终点,按照预设采集路线,通过所述移动车载数据采集设备采集所述日采集路段包括的至少一个子路段的采集数据,所述预设采集路线为从所述日采集路段的起点开始采集,到所述日采集路段的返回点暂停采集,从所述日采集路段的返回点返回到所述日采集路段的起点后,从所述日采集路段的起点重新开始采集,至所述日采集路段的终点结束采集的采集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子路段的里程桩号,修正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第一路段距离,包括:
获取所述子路段的里程桩号,通过以下公式一,修正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第一路段距离,得到修正后的第一路段距离,
公式一:
其中,所述子路段包括n个采集点,s′i为所述n个采集点中第i个采集点的修正后的第一路段距离,si为所述n个采集点中第i个采集点的第一路段距离,S为所述n个采集点中第n个采集点的第一路段距离,所述L为所述子路段的里程桩号标定的所述子路段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与所述子路段的起点之间的第二路段距离以及所述子路段包括的修正后的所述每个采集点与所述子路段之间的第一路段距离,确定所述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包括:
对于所述每个子路段,根据所述预设距离间隔和所述每个标记点的第二路段距离,确定所述每个标记点的路段范围;
根据所述每个标记点的路段范围和修正后的所述每个采集点的第一路段距离,确定在所述每个标记点的路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采集点;
对于所述每个标记点,将所述标记点的路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采集点的原始路面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标记点的平均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07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球静止轨道面阵凝视相机多通道一体化测试系统
- 下一篇:动态舞台射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