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苯并戊三酮结构的荧光手印显现剂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1362.9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宁军丽;金晓东;杨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警官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1/107 | 分类号: | C07D491/107;G01N21/64;A61B5/117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景鹏飞 |
地址: | 2100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戊三酮 结构 荧光 手印 显现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式I的含有苯并戊三酮结构的荧光手印显现剂和应用,通式中A为C1~C10的烷基、C‑C相连的共价键,B为C1~C10的烷基、C‑C相连的共价键;该荧光手印显现剂由含酯基的苯并戊三酮与氨基修饰的罗丹明B化合物通过酯的氨解反应制备;本发明的荧光手印显现剂可用于显现汗潜手印,尤其是用于显现彩色客体表面及粗糙客体表面上遗留的汗潜手印;其制备路线简单,显现效果明显,适应于基层公安实战应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手印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苯并戊三酮结构的荧光手印显现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手印显现技术,是痕迹学乃至物证鉴定技术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指纹具有各人各指不同的特定性、终身基本不变的稳定性和触物留痕的反映性,因此,这决定了指纹具有进行同一认定的科学性基础。在这一科学性基础上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就可以利用现场指纹显现技术,来发现提取指纹,从而直接认定某人是否到过现场,是否接触过某物等。进而能为澄清案件的某些事实和认定特定的人提供重要证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指纹自动识别领域的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手印的鉴定工作相应的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对手印进行自动识别和鉴定的前提是必须能够提供清晰的检材样本,这就要求公安机关能够对潜在手印进行有效的显现。潜在手印的显现方法根据工作原理不同主要分为物理吸附法、化学显现法、理化共同作用法等。随着高科技及新材料的不断发展,新显现技术的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刑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茚三酮显现法是典型的化学显现法,其原理是利用茚三酮与汗液中的氨基酸发生脱羟脱水反应,所得产物转位后水解,水解产物又与茚三酮缩合成蓝色或紫色的化合物(鲁赫曼紫),从而显现出蓝色手印。茚三酮及茚三酮与氨基酸反应后形成的鲁赫曼紫均不具有荧光特性。本身茚三酮显现手印颜色是蓝紫色,与一般客体的对比度较大,易于进行肉眼观察及拍照固定。但是面对颜色与蓝紫色相近或者彩色的客体,因此在茚三酮显现法中引入荧光性质就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主要通过对茚三酮显现的手印进行荧光后处理来消除手印客体背景颜色相近的干扰,鲁赫曼紫能够与锌、镉或镁离子作用,可以形成具有荧光特性的金属络合物,可产生黄色或橙红色的荧光,目前国外应用较多的是锌离子(ZnCl2、ZnNO3)处理方法。这种两步法显现汗潜手印的方法,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操作者的工作量,且对操作者的实验技能也是一种考验。因此,如何设计合成一种含茚三酮结构能够与手印中氨基酸反应,同时产物又具有荧光特性的化合物,可以极大拓展茚三酮显现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显现手印的效率及显现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传统茚三酮手印显现剂显现手印时不具有荧光特性的问题,操作流程简便,利用大规模推广的含有苯并戊三酮结构的荧光手印显现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式I的含有苯并戊三酮结构的荧光手印显现剂,
其中,A为C1~C10的烷基、C-O相连的共价键;B为C1~C10的烷基、N-N相连的共价键。
本发明的通式I中,所述的A为C1~C10的直链烷基或C-O相连的共价键,B为C1~C10的直链烷基或N-N相连的共价键。
一种含苯并戊三酮结构的荧光手印显现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与化合物IV在丙酮溶液中,室温反应,生成中间化合物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警官学院,未经江苏警官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13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